第五十九章,周叔叔(上)(1/2)
困扰着公司建设的水泥和钢材的问题,让赵建设利用自身关系给解决了。等军区把第一批钢材送到小兵工地上时,小兵才知道根本就不是建设所说调拨,而是一样得掏钱购买,只是价格是国家指导价。这样一来小兵更加就佩服建设口中所叫的那位三叔了,人家干脆把关系一起转到位了。要什么类型的钢材可以直接与钢厂联系,根本就不用通过军方后勤部中转,大家都节省了不少不必要的麻烦。当然三叔在其中的面子肯定是起了不少作用,要不然市面上那么多人通宵在钢厂排队也弄不到一吨钢材呢?
好了,什么都不缺了,就准备鼓足劲头干吧,时间可不等人。
现在公司的发展速度用日新月异形容一点不为过。已经投产的工厂就有四个:砖厂,放心早餐,家属加工厂,瓷厂,还有一个建筑公司,现在光在职的工人就有近四百人。
可管理严重的落后了。好在这四个工厂都属于体力型加工行业,还处于家庭作坊的形式,一帮人聊着天,嘻嘻哈哈的就把活干完了,没有出什么大乱子。
马上就要上马的食品公司和植物园签订的旅游餐饮合作项目,没有管理人员是绝对不行的。
小兵这几天在办公室关着门起草公司的岗位职责,部门职责。小兵在前世就是干这个的,对于他来说不难。可写着写着头就开始疼了,公司摊子这么大,坑这么多,可萝卜呢?萝卜在哪?
小兵找来人事档案,想在里面挑选一批有用的好萝卜出来,可一看头更疼了。
看着一尺来高的人事档案,小兵有着想骂人的冲动,四百来号人的档案,光档案格式就五六十种,有的档案连相片都没有,里面的内容乱七八糟的,这叫人怎么从中挑选可用的人才啊?
小兵没想过近亲繁殖,他知道家族模式的弊端。也没想过把公司搞成家族企业。所以现在公司的高管,只有强子和田叔,李海斌勉强算一位。这么大一个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不行。
就拿这人事档案这件事来说吧,本来就是由李海斌管的。财务那边缺人,就让田叔管理了。田叔管了个把月,放心早餐的协调又出了点乱子,只好又交给钱锋管。钱锋没管上一星期又陪林厂长去深圳谈瓷厂二期设备事去了。强子更不用说,与外面打交道签协议都是他的事,他现在忙得姓什么都不知道了。剩下的王乐和张浩年纪虚岁才二十岁,学历是小学没毕业,什么也不懂,光整理这些文档就搞得乱七八糟的。
唉,小兵烦躁的抓了一把头发,还真怀念前世的管理工作。
小兵突然觉得有些东西太超前了,并不能代表着会有着全部的优势。在现实面前还可能是一种劣势。没有足够的社会底蕴作为支撑,超前的思想只能作为理念存在。
在二十一世纪后的年代要什么有什么,缺人?不是个事。去人才市场随手可以抓一大把,想要什么样的人才先挂个牌,坐等人来面试就行,你可以可劲的挑。要是不急,在网上挂个号,打电话通知面试就行。
可现在,什么东西都没有,就连正规的打印纸也买不到。人才市场?也许将来会有的,就像面包一样,它将来也是会有的……
不行,小兵揉着发炸的脑袋暗道:这样下去,公司没几天就会完蛋,必实行须标准化管理。
可从哪里着手呢?小兵开始琢磨了……
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踱了一个上午,就是没有踱出个办法出来,眼见快中午了,小兵也不想了,直接回了家。
外公和外婆都让天下掉下来的那个干爷爷岳太华接到广州去了。说是想办法把外婆的眼睛给治好。用岳太华的原话:这一辈子我欠兄长的,也欠老嫂子的,不惜一切代价我都要把老嫂子给治好,让她能重见光明。
自己拜的老师老潘—潘正,住在星城的最西面,而小兵家则在星城的东北角,隔得很远。想要请教一些实用的办法还得等几天
现在小兵是每个星期天去老潘家学习。因为现在一星期只休息一天,而老潘只有星期天才有休息时间。要向老潘请教管理上的问题,今天才星期二,要听听老师理论上的建议还得等上几天。
说起跟着老潘学习,每次去都让小兵收获不少,到底是堂堂的教授,在理论研究和文学造诣上,就算加上前世的小兵两世人拍马也赶不上。让小兵惊讶的,老潘还精通俄文,有很多论文他是用俄文写的。
小兵不知道老潘为什么要用俄文写,估计是老潘为了练习自己的俄文写作能力才这样做的。他也没有去问,但他觉得有这么好的机会,自然不能放过,于是求着老潘教他俄文。老潘自然应允了,不过小兵要吃的苦头也随着就多了,到后来小兵都有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悟。
随着交往的深入,有些事让小兵觉得很奇怪,老潘并没有正当的职务,他在大学只是客座教授,挂个名而已。这让小兵感到非常不理解,按老潘身份——烈士遗孤,不难分析出他诞生于那个时代,而且是红色阶级的后代。
他有如此高的学问,一定是组织上大力培养的结果。可为什么把他丢在这里不闻不问了呢?按年龄算老潘今年大概就五十三,四岁的样子,正是为国效力的最好年龄啊,小兵觉得事有蹊跷,可惜他不敢明问,每每看见老潘那对于国事忧心忡忡的样子,小兵实在是不忍心去问这些可能让他有着痛苦回忆的经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