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远方在何方?(2/2)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连续几年的大丰收,让原本在饥饿线上挣扎的人们,迅速的摆脱了那些痛苦的记忆,日子一天天的好起来。
原来一直笼罩在头顶上的乌云已经散开,露出了明媚的阳光。
人生的头等大事,也是原始最本能的,就是填饱肚子。只有活着,才会有一切的可能。
我每天趁着母亲煮早饭的时间,匆匆的洗完衣服,匆匆的吃过早饭,便随着他们下地干活。
我力气小,甚至连镰刀都不会用,割几棵水稻便喘着粗气休息一会儿,可是我并不会偷懒。
偷懒是一个可耻的字眼,我知道劳动可以锻炼我的意志,让我变得坚强。
我还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说照顾弟弟,他才一个多月大,饿了就会“哇哇”的哭,我可以把奶瓶塞到他嘴里,让他不要发出噪音,让父母没有后顾之忧。
还有小黑,我会把它牵到多草的田埂上,让它吃个够吃个饱,好有力气运谷子回家。
我还可以提前一点儿回家,把饭菜煮好,在父母劳累饿极了回到家后,会有热气腾腾的食物慰劳他们的碌碌饥肠。
我知道我的力量一直都是最微弱的,可是我一直在努力,一直试图着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改变些什么。
这段时间里,我常常是白天干活,晚上累得倒头就睡,毕竟才是三岁多的孩子,这种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原始生活方式能让我如此没心没肺的一天天的长大,也是一种幸福。
把稻子都搬进谷仓之后,又忙着把地里的番薯芋头刨出来,堆到角落里存储起来。
我们就像仓鼠一样,不停的把食物往家里搬,以备有足够的食物,可以安然的度过寒冷的冬天。
家里的谷仓堆满了,南瓜番薯芋头玉米又堆成了一个个小山,看着一年来辛苦的劳动成果,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与安然。
我再不要承受那种没有食物的所带来的无助,恐惧与荒凉。
做完这些事情的时候,冬天就到了。
随着生活的好转,迎来了70年代后期生育的高峰。
新增收的这些食物,也就是勉强够果腹之用。
村里一个一个的小毛头冒出来,这群吃着南瓜番薯薯芋头出生的小孩儿,使得村里的人口喷井式的爆发,泥泞的村道,破旧的房屋显得拥挤不堪。
好几个晚上,父亲都被叔伯们叫去,商量着我们这条分支搬出去另建新村的计划。
商量来商量去,最终决定就在老村的旁边,辟出一块地方建成新村。
那里还处于一种原始的蛮荒状态:原始的树林原始的草地按照原始的方式疯长着,鸟儿成群的栖息,自由的飞翔,自由的繁衍生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大伯带来了个地理先生,四周走了一圈,拿了个罗盘测了测,又掐指算了算,口中念念有词,然后大呼:真是个好地方!
于是乎,大家都心花怒放,择了个日子,便拉好线作好规划,划好地块,谁谁在哪儿建房,都一一分派好,计划着下个月就开始动工,趁现在冬季农务闲暇时有更多的劳力一起参与。
我们家被分派到了离村子最边远的一块地方,大家都嫌那里离村子太远离树林子太近,有些阴森,不肯要,而父亲却领了下来。
父亲觉得,远离中心的地方便远离是非,没有太多世俗的纷扰,生活就越安宁。
父亲是老一辈人中年龄最小的,他祖上根基太薄,一路的单传到他这一代,自然是被人各种欺压。
而自从父亲复员回来后,更是一副安分木讷甘愿受人欺负的样子,村里自然就没有他说话的份。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