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朝会廷议(2/2)
两将哪里肯应,只是摇头,说千万钱数额巨大,他们无法做主,只能请三公和百官一起廷议。
李傕左劝不行,右劝不行,一怒之下,就推席而起,道:“既然如此,就上廷议!”李傕心想,以自己的威势,压迫朝廷百官给河东拨个千万钱,有何之难。
郭汜和樊稠心想,上廷议就上廷议,你在廷议上强行通过,只会得罪百官。再有我们暗中支持,长此以往,百官只会越来越强硬。到时我们未免没有机会取而代之。
享受到这泼天的富贵和权力之后,三将之间,再无当初攻打长安时的齐心协力了。而能约束他们的人,也死了个精光。于是一些矛盾和嫌隙,就不可避免的开始滋生。
很多时候,三个人心中都会情不自禁的飘过一个想法,那就是长安城这么大,关中这么大,要是只属于自己一个人,那该多好。
只是三方都在投鼠忌器,而离彻底决裂又还差一个导火索罢了。张济离开了长安,去了弘农,暂且不说。只长安城中,李傕一家独大,所以郭汜和樊稠两人就走得比较近。李傕一个人吃不下这两人,这两人也不敢轻举妄动去试图掀翻李傕。所以局面就这么一直微妙的维持了下来。
这日,大朝,李傕就把李利的奏章拿了出来,送给了尚书台。此时天子年幼不能理事。所以天下大事,就全归尚书台来决断。
东汉和西汉不一样,东汉是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也就是说,你哪怕做到了三公之位,但若后面没有一个兼录尚书事的话,这天下大事,也轮不到你说了算。所以东汉的尚书们位虽卑微,权利却大得吓人。尚书们的老大尚书令更风光,和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一起号称三独坐,在朝会中有自己的专席。
杨彪为三公,兼录尚书事,他理所当然的成为朝廷的顶级大佬之一。尚书看完之后,把奏章又递给了杨彪。
杨彪一看,就不动声色的把奏章放在一边,对百官道:“河东太守李利奏请朝廷调拨五千万钱,以兴修水利,抚恤百姓。诸位有何看法?”
百官都是人精,哪里会提前发表意见,这事是凉州军的内部事情。既然拿到了朝会上来,那就说明凉州军内部存在不同声音。那就先看看几个军头的反应好了。
百官不吱声,郭汜和樊稠也觉得正常,他们列班在前,自己不发言,哪里轮得到别人么。于是郭汜得意洋洋的发声道:“五千万钱太多,朝廷用钱的地方也多,我反对。”
樊稠也旗帜鲜明的跟上:“我也不赞同。”
马日磾就和杨彪、赵谦等人互看一眼。心中升起丝丝笑意起来,凉州军内部分裂,对他们来说,这是天大的喜事。要是这几人还铁板一块,内外一个声音,事情反而是难办了。
作为凉州军的头号人物,最不愿意见到的就是在朝会之上,凉州系出现两个声音。李傕他之前只是心想郭汜和樊稠在朝会之上保持沉默,然后自己出面力压百官就好了。他万万没想到,郭汜和樊稠竟然会主动跳出来反对他!
李傕心中大怒,杀机立涌如潮。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