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往昔(1/2)
毛巾被厂当时只剩下三十多名工人,都是些家里离不开的,暂时不能外出打工的熟练工。设备老旧,库存原料只剩下一批无人问津的复合布料残次品。
父亲手里这点钱,只够缴纳电费和设备维修。根本无钱采购面料布匹。于是,把主意打到这批复合布上。
半个月时间,三十几名工人加班加点生产了三万多条床单。
后来的一个多月里,楚魏是在姨夫家过的。
当时姨夫又上班又带三个孩子。
姨夫家有一儿一女。
小姨还因为生第二个儿子违反计划生育,被单位除名。
为了售卖这批床单,父母亲和小姨,以及毛巾被厂的十几名妇女,踩着八辆三轮车,分头去乡镇集市菜市场叫卖,甚至跑出了县城,范围达到周边五个城市。
个中辛苦,不足与人道。
好在最终回笼资金40多万。
就靠这40多万,向阳毛巾被厂起死回生。
于是,边开工,边添加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革新。
提断档的毛巾,镶边的印布窗帘,雕类印床单……纷纷走上市场。
95年8月,父亲以两百三十万巨款,买断了毛巾被厂的所有权——改名‘宏飞毛巾被厂’。寓意“宏大、飞翔”。
到了96年10月,仅仅一百二十职工的宏飞毛巾被厂的利税已经超过了向阳纺厂。
而向阳纺厂是千人大厂,当时已经资不抵债,濒临破产清算。
当时县领导和轻工局领导三顾茅庐,希望父亲接手纺厂。
母亲极力反对。楚魏记得当时父母一个多星期没有说话,冷战。
在楚魏的印象里,母亲从来不是那种头发长见识短的女子,某些时候,她的眼光甚至比父亲还要尖锐,她当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不想大富大贵,咱们家享不起那么大的福,扛那么大的担子,肩膀会疼!
县里和轻工局一再降低要求,最后给出了一个令楚大海无法拒绝的条件。
县里同意宏飞毛巾被厂无偿兼备向阳纺厂。条件是,楚大海盘活纺厂,承担原向阳纺五千多万的银行贷款,保一方平安,养活一千三百多工人,按时发放职工工资;促一方发展,依法缴纳企业利税。
改制后的纺厂在历尽波折的十个月后,终于扭亏为盈。
这段时间,楚魏几乎没见到过父母。
眼看公司上了正轨,一直处于低潮的纺织业隐隐有抬头的趋势,红火的日子即将来临。肖巷县的鑫鑫纺织厂邀请楚大海去考察,并托话愿意效仿宏飞模式,主动接受兼并。
雄心万丈的楚大海认为正是自己低成本扩张的好机遇。他带着公司股东、副总兼采购科长、他的哥哥楚大江,以及生产厂长周伟,屡次赴肖巷谈判。
经过多次协商,双方终于达成协议。
正应了楚魏母亲的那句话——咱们家享不起那么大的福!
就在楚大海带着妻子前往肖巷去参加签字的途中,不幸遭遇车祸。
接下来,几乎是楚魏的苦难史。
记忆里的今天,楚魏在亲人不断的劝酒下,喝得头脑发晕,再加上楚大江方瑶的威逼利诱,他无知的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签订了股份分离合约。
楚大江不仅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宏飞毛巾被厂,拿走了纺厂所有的库存原,包括账面现金,仅仅留了三十几万。
楚魏酒醒后,哭着去找姨夫姨妈。
姨夫闷头抽烟,姨妈陪着他一起哭。放了暑假的表弟表妹不知所措,吓得连电视都不敢看。
神仙也难解的困局。
况且老实巴交的姨夫。
股份分离后第三天,厂子停产,工人们开始闹事。并在计无华和周伟等人的怂恿下,公开要求楚大江回来管理甚至肖巷兼并宏飞纺厂之类的奸话。
楚大江则端坐不动,冷眼旁观。
第十五天,一群机修工、钳工在一个酒后的晚上堵住了楚魏和董栋林。情绪失控的青年工人们围着楚魏拳打脚踢。
董栋林一边劝阻一边扑在楚魏身上,替他抵挡拳脚。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