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骚动(1/2)
科学的发展本就没有什么规律可循。
在这个世界,在学会制备硝酸之后,以张远、许焘、沈成文等最早的一批“化学家”们就在不停地试验各种硝基化合物。
于是硝化甘油、硝化纤维等威力巨大的爆破物质就被研制了出来。
其后是硝酸汞……
在兴元皇宫里,李岘在翻看着这些让人心惊肉跳的实验报告,不由得十分为自己的这些爱徒们的生命感到担忧。看到这些东西已经被研究出来,他也只好将记忆中硝化甘油和和硝化纤维的钝化安全处理方法写出来,让赵芸儿交给这些从事危险爆破物质研究的弟子们。
实际上用石碏浸泡这些爆破物质就是很简单实用的钝化方式。
在另一时空,伟大的诺贝尔先生为了研究硝化甘油,损失了他的两个兄弟,李岘不想看到这样的惨剧再次重复。
至于用乙醇处理硝酸汞,然后制备出雷酸汞盐,这种方法只需要让极少数可靠的弟子们知道,而不准备像另一时空中一样公开这项发明。无烟火药,最适合的击发药就是雷酸汞,没有这种物质,无论是步枪还是火炮,只能是还用红磷混合白磷的火帽去击发点火。
现在华夏军所装备的最新式火枪,就是这种火帽击发点火的后膛枪。
有了无烟火药,李岘还是明显低估了想要研制出一支合格的后膛栓动步枪的难度。
前世作为一个标准的军迷,他自认为很了解无烟火药时代各个国家所装备的各式制式后膛栓动步枪的结构和技术特点,但说起来是一回事,而真正能制造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单基硝化纤维酯发射药的威力几乎是黑火药的三倍,这对于制造枪膛和枪机的钢材强度要求很高,另外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铜壳子弹,否则很难解决枪机的密封性问题。密封不好,火药在发射时很有可能会伤害到枪手。
这中间牵扯到很多问题,主要是冶金技术水平,现在几家炼钢厂所冶炼出来的都是粗钢,还需要重新进行锻造,才能进一步提升钢材的性能。
另外就是后膛钢制火炮,李岘把克虏伯工厂所发明的三层套筒式身管制造方法详细地写了出来。实际上也不难,就是先锻造出内炮管钢柱,钻去钢芯抽出无缝钢管。其后在内管外部均匀地缠上一层细钢丝,然后使用加热后的外套管套入内管外部,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在冷却后就紧紧地箍套在了内管外面,这极大地增强了钢制身管的强度。
另外就是将楔式炮闩和断隔螺纹式炮闩原理画出简易图,让赵芸儿交给了兵工厂的几位主要的工程师们,至于哪时候能研制出来,这个看运气。
至于膛线……李岘认为现在没什么必要。
在掺杂了部分硝化纤维颗粒之后,使用黑火药的滑膛步枪的射程也将近达到了400米,再加上后膛滑膛火炮,已经足以辗压冷兵器时代的任何军队。每个人都有野心,更高级的军事甚至是工业技术,应该牢牢控制在华夏国核心的范围内,而不是把它们传播到整个世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