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招募流民(1/2)
农耕民族每当势力抵达草原边际的时候,都会犯下一个很致命的错误,当他们看到绿油油的草场时,就想全部把它们开垦成农田。
岂不知草原上降水很少,都是季节性的,有些地方根本不适合种粮食。在草原上开垦出来的荒地用不了十来年就会严重退化,产出的粮食甚至还没有种下的种子多,每当到了这种时候,汉民族只好放弃了北进,又退回到了中原。
北方这条宽阔的干旱地带一次又一次阻止了中原民族的扩张步伐,所以就陷入到了无限的人口膨胀,土地不足,饥饿所引起的战乱,人口的自我屠杀和锐减,新的帝国建立这样的循环怪圈当中。唐朝是唯一的例外,因为这是一个汉化了的鲜卑政权,身上残留的胡人血统让他们知道到了草原上该干些什么。
草原上人力资源不足,再加上缺少引水灌溉设施,畜牧业才是最适合的生产方式,当然能够种些粮食作为补充的话,他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更强,那就更为完美了。
即使是到了夏天,五千多匹军马每天所消耗的草料也不算少,幸好关川河两岸目前基本上没有什么农户,否则李岘根本就找不到合适的放马地点。
东京那边的童太尉依然还没有什么动静,继续在朝堂里扯皮,秦凤路第三将三千多人在一帮教官的严格训练下,已经进步了许多,似乎应该能够应付一场小规模的战斗了。
河谷两岸田地里的麦苗已经有一拃多高,绿油油的长势喜人。从李家庄园往南在河道里矗立着十二台巨大的水车,浇灌着二百多顷农田,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由于农丁不足,李家庄园其实还是以畜牧为主,养着一百多头奶牛,两千多只羊和三百多头猪,另外庄户们自己还养了一些鸡、鸭、鹅等家禽,田地里也大半种植的是牧草。这样一个农庄,每年也只能养活三百来户人家,进项也只有五、六千贯。农牧业的收益并不很高,赚钱还只能在工商方面多下功夫。
大宋国的官僚们治国方面并没有什么特长,但在聚敛钱财上面却很有独到之处,只要那一行业的利润高了,准能弄成官营的。香料、糖、酒、盐、金、铜、银、铁、茶叶等等,如果哪天连呢布也改成官营的,李岘估计自己如果不是狗急跳墙地造反,就只好避居到外国了。
进入五月后,西军与西夏之间的冲突减少了许多,却忽然传来消息,河间府和沧州的黄河决口,洪水漫延,淹死了很多人!
最初听到这个消息时,谁都没有太在意,这黄河每隔几年就会决堤一次,大宋国的人都习惯了。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难民涌向大名府和东京,得知的情况却越来越严重,此次黄河决堤所造成的损失根本无法估量,简直就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根据大名府知府梁子美上报的估算,河间府和沧州两地几成泽国,仅在洪水中淹死的人数已经不下数十万,另外有数百万人失去家园,成为流民。
这下朝廷上下才惊动起来,赶紧采取措施救灾,另外就是封堵流民,不使其涌入东京。
宋代的救灾制度相对完善,财政状况也比较正常,虽然社会底层百姓生活困苦,但每遇灾害,政府倒也能及时开仓赈济,不至于出现象汉末或是民末那样饥民遍地,大规模冻饿而死的情况。
当然,在大灾后不免会有许多贫民会因为饥饿而死的情况,只要死得人不算多,不出现大的流民潮,地方官吏就算是救治有力。
但这次的洪灾整个的受灾面积确实太大了,从瀛州河间府,永静军到沧州,波及三个州府六百多万人口,河道更改,河水泛滥,从河间府南部到差不多半个永静军(东光),沧州南部各县全部被洪水淹没,变成一大片水泽之地。
朝廷把救灾的重任就压到了河北路转运使兼大名府知府梁子美身上。这梁子美是前太傅梁适的孙子,今年也快七十岁了,曾做过户部尚书,另外小说《水浒传》里的梁中书就是以此人为原型。
不过这梁子美出身官僚世家,可不是什么蔡京的女婿,但与前宰相章惇倒是儿女亲家。由于与“奸相”章惇有牵连,所以在后世宋代文人们的著述里他形象就不咋样,属于被糟蹋的对象之一。
梁子美出知大名府并不是靠走谁的门路,而是属于重臣兼任。要知道有宋一代大名府是北-京,本身就是支撑河北路防止辽军入侵的军事重镇,而且每年的财赋收入仅次于东京汴梁,是天下第二号的财源地,这个年代大名知府就相当于后世的上海市一把手,绝对是在高层排得上号的人物。
宋朝的救灾措施一般有开仓赈粮,募工修河筑路和招募从军这三种主要方式,这开仓施粥就是不要让灾民到处乱跑,形成流民,否则就难以控制了。征募河工就是以工代赈,另外招募从军就是在灾民中招募青壮,只剩下些老弱妇孺就是想闹事也闹不起来。
不过,这一次的灾害面积和涉及人口太大了,尽管各地拼命围堵,还是有数十万人流落到了东京城外。
一般来说,开封府是不给饥民放粮的。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