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姬朝旧事2(1/2)
她问了一句:“王子朝走的时候为什么不带财宝,而是带典籍?那些典籍很重要吗?”
司马莫之冷笑声:“你不懂,当然觉得没用。其实,我们大周的典籍,可不仅仅是国史,还包括一些神秘的记载。因为我也没见过,所以也无法跟你说了。就是代代太史口耳相传,里面有《先王书》,《先圣书》,《奇门遁甲》,《太乙》,《六壬》,太多了,据说是我大周文王以前所得,当年伐纣代殷全靠它们。”
庄清和庄梅都听得一愣一愣的,这些书,都是讲什么的?怎么连名字都没听说过?
司马莫之嘿嘿一笑:“放眼当今天下,能念出这些书的名号,怕是都没几个人。鄙人不才,守着大周剩下的这些发霉的简牍,刚好看到而已。但也只是零星记载,除了知道个篇目,一个字也看不到,谁知写了些什么?”
庄清想起二世子姬绛,他也在整理故书,也不知能不能得到这些。
“我听说二世子如今也是收集图书,不知成果如何?”
“他做这个事情,我很赞同,他要是得了什么新书,我都会拿来看。只是得到的书少,不成气候。”
庄梅见庄清打岔,不住给他使眼色。庄清看她神色,也不知她想做什么。庄梅正想着如何把话题拉回王子朝,司马莫之自己喝了两口酒,忽然若有所感地说:
“其他庶子争位,都是无中生有,痴心妄想,只有王子朝,是先王实实在在要立的大王。他为什么要带走这些书籍,谁也不知,这些书籍已经找不到了,都过去了二百五十多年,唉,早就不知在哪里发霉了。”
听到这话,庄梅有点发呆。春申君告诉她,王子朝所带的典籍,藏有重大秘密,务必查清楚下落。庄梅虽然从小也跟着庄清读书,但不像寻常男子,学识上还是有差距的。
王子朝是二百五十多年前的人,又是作乱分子,能留下来的信息肯定少之又少。庄梅虽然在陈县就先去特意了解了这段历史,但不可能比从司马莫之嘴里了解得更详细了。
当时,问春申君有什么秘密,春申君自己也不甚明确,也不知是不是不肯说。现在听司马莫之这样说,觉得对啊,几百年前的事了,书都是写在竹简上的,怕是早就发霉了。
“王子朝最后死在哪里?你们太史有记载吗?”
“没有,我没看到。按理说,王子朝就算叛乱,没当上大王,也是大王之子,应该有记载的。”
“是不是故意不写?”
“你这也想多了。该有记载,但没找到记录的人多了。几百年下来,不管是写在简、牍、帛、石上,还是哪里,丢失的史料多了。你都没去过我太史府,满地老鼠乱窜,下次你去,我给你烤老鼠吃。”
庄梅一脸嫌弃:才不吃。
看起来,司马莫之也只能知道这些没什么用的事情。
庄清说:“讲到王室内乱,我们楚国也是,但对比起来,我们楚国争位上来的楚君,却大多是雄才大略之辈。说句不敬的话,你们大周争位上来的,除了平王,都是无能窝囊之辈。”
大周原本都城在镐京,是周人开基之地。史书上称那个时候为西周。几百年后,传到幽王,幽王原本的嫡夫人是申氏,嫡子就是后来的平王。但幽王与申候有矛盾,就把褒姒封做嫡夫人,废了申氏,平王的嫡子位子也丢了。
申候大怒,勾结戎人进攻镐京,结果幽王战败身死。然而褒姒的儿子也死了,大臣拥立幽王的另儿子当大王,就是携王。
平王只能东迁到洛阳,所以,两王并立了也好多年。
两王互攻好多年,最后,平王终于把携王这个弟弟灭了,然而镐京也完了,毁于战火,关中落入戎狄手里,只能呆在洛阳了,史书上称东周。
平王这算是先嫡后庶,是前太子灭后太子,这场大乱才是真正伤筋动骨的。此时的大周,失去了关中,也就比别的诸侯强一点,再也没有压倒性优势。以后由于喜欢分封,地越来越小,在诸侯里都排不上号了。
司马莫之听了庄清评论这个平王,虽然说得对,但心里依然老大不舒服。周人是很守礼的,子不议父,臣不议君,君父有过都要替他隐藏修饰。你要让他说周的内乱历史,骂乱臣贼子,这可以,但你要他评价大王,说他的不是,很难做到。
特别是平王,是大周的关键转折人物,五百年前的祖宗,前面说的几个王都是他的重重重孙子,没人敢议论他。
“老弟,我很喜欢跟你们这么聊天,没拘束。但今天吃饱喝足了,我也得走了。”
司马莫之看酒跟肉都吃的差不多了,也不跟他们啰嗦,一拍屁股走人。
庄清和庄梅一口都没吃,光看着这老头一口一口地吃,唾沫横飞。想不到这个在朝堂上严肃得让人窒息,冷冰冰的太史,今天暴露原形,居然也跟普通的小老头一样,毫无斯文的样子。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