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难以选择(1/2)
博洛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大清朝确实暗流涌动,皇父摄政王多尔衮的日子并不好过。
说起大清朝如今的政治版图,还得从顺治帝福临即皇帝位说起。
清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夜,皇太极猝死。
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帝死了,自然要有新君即位。可惜,皇太极死得仓促,没有选定储君,也没有留下传位遗诏。
于是,一场关于皇位的争夺大戏就拉开了帷幕。
当时有希望夺得大位的有两个人。
一个是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一个是睿亲王多尔衮。
肃亲王豪格是正蓝旗旗主,而由皇太极亲领的正黄和镶黄两旗,以护军统领索尼和鳌拜为首,坚决支持豪格即位。
睿亲王多尔衮拥有正白和镶白两旗,且有同母兄弟英郡王阿济格与豫郡王多铎支持。
除了军队力量大体平衡之外,豪格的优势在于他是皇太极的儿子,根正苗红;而多尔衮的优势则在于他一直帮助皇太极理政,在朝中的威望很高,拥护者甚多。
在选继承人方面,满人当初并没有汉人那么多规矩,什么“立嫡”、“立长”、“立贤”的,也没有什么“兄终弟及”,但努尔哈赤曾有遗诏,规定皇位的继承要由贵族大臣来讨论决定。
于是,在给皇太极治丧之后,当时最有话语权的七个人,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颖郡王阿礼达,偕同八旗大臣进行讨论。
豪格与多尔衮都觉得自己应该继承皇位,理由也都十分充分,而掌管正红旗和镶红旗的代善,则偏向于豪格,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则偏向于多尔衮。
两下争执不下之时,索尼和鳌拜按剑而入,对在座的王公大臣们说:“我们吃先帝的,穿先帝的,不立先帝之子当皇帝,我们宁可以死从先帝于地下!”。他们说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威胁多尔衮,你只要当皇帝,我们就动武。
在这种情况下,济尔哈朗出了一个主意,让即是皇子,又不是豪格的福临即位。
这一提议很快得到大家的认同。豪格不好反对,毕竟是自己的亲兄弟当皇帝,没有让多尔衮将皇位夺了去。多尔衮也不好反对,起因是多尔衮跟庄妃布尔布泰自幼相好,她的儿子即位,自己怎好反对?
再说了,福临才六岁,由自己摄政,还不跟自己当皇帝一样?
大权在握,又跟布尔布泰好交待,各方面都说得过去。
于是,幸运的福临真的是“幸福降临”了,竟然奇迹般的当上了皇帝。
福临于崇祯十七年于沈阳即位,改年号为顺治。
多尔衮则被封为叔父摄政王,与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理政。
崇祯十七年,是一个大动荡的年代。这一年,李自成打进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得国276年的大明王朝其实已经算是亡国了。
同年,顺汉帝即位,多尔衮率军打进北京,赶走李自成,并迁都于此。从此,清朝算是从关外,正式入主关内。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