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任选(1/2)
在恭王煽动学子一事上,安世延确实有办法,只是这个办法是否奏效,又要多久才奏效,就不是他所能控制的了。
在安若澜回文信侯府探亲之后,安世延就开始频繁出入大大小小的诗会学会,积极与学子们交流,试图掰正抹黑万化帝的流言。
前面曾提到过,安世延广交学子,时常指教点拨学子们学问,到如今,已是十分受学子们推崇,当然还是比不上孟国公等德高望重的大儒,但对学子们还是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但凡安世延出席诗会学会,他身边总会围着一大群学子,有老有少,因他性情温和待人有礼,还乐于施教,是以很多学子都愿意亲近他,而他也趁着这机会洗刷万化帝还不算黑得彻底的名声。
好在学子们虽然不明真相,容易被煽动,但还听得进话。
在安世延劝他们不要跟朝廷过不去,努力读书,日后报效国家之时,学子们表现得十分激动,道:“君不君,罔顾百姓死活,不容忠臣,吾等实在无心报效朝廷!”
见他们还愿谈及这话题,安世延松了口气,道:“即便君不君,国仍为国,吾等学知识长见识,为的不是报效某一人,而是为天下苍生谋福祉。君不为,有志之士亦投身山林,日后还有谁人能为天下百姓说话行事?吾等该做的不是失望避世,而是激流勇进。”
这番话打动了不少学子,众人思索过后,皆以为有理,纷纷点头称是。
而后安世延又隐晦透露出孟国公等人并非是因为对皇帝失望才卸职,还让学子们回忆此前万化帝当政时。大庸的繁荣之景,学子们不是没有脑子的人,经过这么一番点拨,都多多少少察觉到了些异样。
一场接一场的诗会下来,安世延的话一传十,十传百,在他的奔走中。万化帝在学子们心中的印象。多少洗白了一些。
安世延如此作为,无疑是在与权势如日中天的恭王作对,他的友人担心他因此惹怒恭王。性命不保,都劝他谨言慎行,他却无畏笑道:“我所做无愧于心,若哪一日我失了性命。诸位不必伤心难过,更加不必为我讨要说法。我自会让世人知晓我为谁所害,还世间一片清明。”
众人听他所言,知道他连身后事都安排好了,便只能摇头叹息。不再多劝,只有些明哲保身的,渐渐疏远了他。
安若澜一直密切注意着这件事。是以安世延的言行她都一清二楚,心中说不出是敬畏一些。还是自豪多一些。
安世延的所作所为自然也瞒不过恭王的眼,恭王气愤之际,却也欣赏他的铁骨铮铮有勇有谋,竟是没有动他,反而更加不遗余力地拉拢他,可惜收效甚微。
恭王没有动安世延还有两个原因,一是安世延让学子们报效朝廷,这等于是替恭王留住了人才;二是安世延那番遗言般的话,让恭王有些忌惮。
在这样的节骨眼上,恭王不允许出任何差错,是以尽管安世延怀了他的大计,他还是留安世延一条命,若是安世延识趣归顺他,他便是多了一大助力,若是安世延不识趣,登基后再杀也不迟。
然而不可否认,安世延的行为让恭王不得不提前实施计划。
如今燕国府受控于他,卫国府男丁死绝,孟国府被踢出了权利中心,晋王远在衡济岛,项夜归顺于他,周煜函等能人权臣保持中立,剩下的,就只有皇后娘家。
恭王盘算着,要如何让皇后跟国舅爷助自己一臂之力。
思来想去,恭王决定还是从万化帝入手。
转眼,到了过年这一日。
因为卫国公跟卫刑都不在,卫国府过了有史以来最冷清的一个年,又因为东北的亲戚都赶了过来,卫国府又过了自搬到盛京后,最热闹的一个年。
安若澜将府里上下都打点得妥妥当当,还跟着叔伯婶娘们一起包饺子,打年糕炸豆腐,因为卫家亲戚们的到来,婆媳姑嫂三人倒也不至于过得太凄凉。
吃年夜饭的时候,卫国公夫人终于愿意踏出房门。
自从听闻丈夫儿子去世的消息后,她就一直锁在房中,什么事都不管,眼下她终于出来,可见她是看开了。只是看着她憔悴了许多的容颜,众人心中还是不好受。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