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瑞昌兵变(上)(1/2)
接纳杨廷麟等人后,李安国将杨廷麟安排到九江任九江府同知兼副监军,将
揭重熙安排到吉安任吉安府同知兼副监军,将刘季矿安排到抚州任抚州府同知兼副监军,任命张勇为吉安营副都督并兼刀盾营总管,任命尹先民为抚州营副都督并兼刀盾营总管,任命邱仰寰为南昌营副都督。
安国军初定江西后,龟缩在西北角瑞昌城的左良玉就很尴尬了,四面八方都是安国军,江对面的马进忠部倒很近,可惜蕲州、黄梅、宿松一带长江北岸的船只被安国军水师席卷一空,左良玉就是想渡江投奔马进忠亦不可得。
不光是左良玉,左梦庚、黄澍、金声恒等人都是惶惶不安。
王允成兵败身死之后,瑞昌城就只剩下不到三万人马了,目前左梦庚带着大概一万五千人缩在瑞王府,金声恒带着剩余的人马驻扎在另外的半个城区。
知晓九江失陷后,左良玉对瑞昌城实行了宵禁,不过此时的瑞昌城已经几乎没有普通居民了,整座城池就是一个大兵营,宵不宵禁实际上无关紧要。
城里的这三万人马中,真正的精锐实际上是从以前彭泽、湖口等地驻扎的依附左镇的小股军队抽调上来的,这些小股军队多半为以前投靠官军的“义军”,职位最高者也就是一个游击将军,守备、千总、把总多如牛毛。
比如,目前紧紧守卫在瑞王府周围的便是一个叫邱福的游击将军,以前是扫地王的手下,诨号“转山沟”,在左良玉进剿河南时投靠了他,他的手下有三千人,都是积年老兵,有弓兵、刀盾兵、长枪兵,是目前瑞昌城最精锐的营头。
左良玉将邱福抽调上来后,将他提升为副将,一下升了两级,邱福自是感恩戴德,死心塌地地为左良玉效命。
邱福还是外围的,最里面的是左良玉从周围小股部队里抽调上来的八百骑兵,都按照家丁的待遇发放薪饷,由左梦庚亲自率领。
王府剩余的地方,便是以前李安国留给左良玉的那一万俘虏,由他的远房堂弟左良才统领。
与左良玉相比,金声恒那一万五千人就不够看了,一万人是他在建昌县新募的,目前人手一根长枪,连军服都没配齐,剩下的五千人倒是周边小股部队掺合在一起凑成的,老兵倒是老兵,不过多为王府抽调后剩下的,战力也很是可疑。
目前这五千人由被李安国放回来的楚国佐率领,那一万新兵则由宋奎光亲领,至于金声恒自己,他还有三百骑兵,与左梦庚一样,都比照家丁的待遇,算是金声恒一个小小的依靠。
左良玉的库藏在上次被李安国洗劫过一次后,几乎空空如也,上次袁继咸送过来的白银十万两、粮食十万石(只给了十万石,剩下的十万石尚未送出去王允成就败了)也很快发下去了。
这次左良玉倒没藏私,给金声恒三万两银子、五万石粮食,银子先不说,这些粮食足够他们吃上一年了。
不过这还不算完,明军都是有饷银的,虽然发到手里的不多,但毕竟多少也有一些不是?可惜自从安国军将左良玉历年的积蓄搜刮一空后,这将近一年的时间他的三万人马除了家丁、邱福的人马以及其它个别精锐的营头足额发了薪饷,其他人别说银子了,铜钱也没见到一串。
以前的小股部队的带队将领还好,手里多少有一些积蓄,隔三差五给手下的兵卒发一些,虽不足额,不过聊胜于无,左良玉手下那一万李安国归还给他的俘虏兵、金声恒在建昌新募的一万兵却有一年的时间没有见到薪饷了。
就是粮食,也是紧着家丁、精锐营头吃,这两万人一天只有半斤粮,就这个模样,别说操练了,能维持彼等不闹事、老老实实在营里待着就不错了。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九江的消息也渐渐传到了瑞昌,瑞昌城的兵卒完全成了一支动弹不得的孤军。
左良玉自然也是忧心忡忡,他已经派人偷偷游过长江,去找对面的马进忠以及去南京寻找支援了,可惜至今无论是马进忠还是南京方面仍无回应。
九江城里的李安国却是好整以暇,上次他接见了南京方面派过来“招安”的人,当时也谈到左部的问题,来人还试探着询问安国军能否网开一面,让左部退到江北去,当时李安国有些举棋不定,并没有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
令他犹豫的是,按照目前瑞昌城这几万人马的德性,就算能退到江北,届时也多半会投降满奴,平白给满奴增添实力,实非他之所愿,不过留在九江左近,终究也不妥当,他一时还没想好如何处置。
另外,他当时大大方方给左良玉一万人,自然不是白送,一些个钉子自然也埋下了,另外以前彭泽、湖口的小股部队也不是铁板一块,安国军埋下的钉子也在旁敲侧击地接触、暗示、撺掇,这瑞昌城表面上看似平静,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
九江之役后便是波涛汹涌了。
按说彼等老老实实降了安国军才是上策,否则在没有船只的情形下,彼等最多能支撑一年时间就不行了,届时全部饿死在城里也不是没有可能。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