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河西名将(1)(1/2)
从九江到南昌的官道上,一支大军正在缓慢行军。
大军看似肃整,不过却分成了三截,最前面的是约莫千骑的骑兵队伍,与中间的四千上下的步军队伍隔了十里路,而最后面规模最大的步军队伍与中间的步军又隔了约莫十里。
最前面的骑兵队伍中,一群弓马娴熟的老兵簇拥着一位少年,言语中对这位少年颇为敬畏。
只见那位少年身材健硕,面庞棱角分明,约莫十七八岁,眼神略有些孤傲,对周围吹捧自己的人颇有些不耐烦,不过并没有显露出来,而是一直带着淡淡的微笑,并未多说话,不时点点头回应对方。
与寻常骑兵将箭壶、弓囊放在腰间不同,此人却将一张黑漆漆的大弓斜背在身后,看那规制,这弓只怕有两石以上,箭壶放在左腰间,白色的翎羽与黑弓对比鲜明,一身明军武官袍服外面罩着一件锁子甲,头戴铁盔,铁盔上的红缨在夏日阳光的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与寻常武将行军时将兵刃背在或挂在身上不同,此人右手却一直握着一杆马槊,马槊沉重,此人却举重若轻,随随便便拎在手里。
王进宝,张勇的西北老乡,骑兵千总,十五岁便进入了张勇营效力,年仅十八就升为骑兵千总,虽然只是一个千总,不过却是袁继咸大营唯一一支骑兵队伍,若不是年龄实在太小,王进宝早就挂上游击将军的职衔了。
十里开外,张勇带着四千步军按照惯常行军速度不紧不慢走着,他这四千步军中,有两千长枪兵、一千弓箭手、一千刀盾兵,多是陕甘一带的精锐,以前被朝廷调到中原一带围剿流贼,曾短暂隶属于左良玉,九江总督府成立后便划到了吕大器下面。
张勇看着有些年纪了,实际上他今年只有二十八岁,以二十八岁的年纪出任一镇总兵,还不是像吴三桂、王朴那样军将世家出身,没有任何背景,必然在武勇、军略上有过人之处才可能。
张勇、王进宝都是“我大清”之初四大汉军名将之一,号称河西四将,为“我大清”攻城略地、平定后来的吴三桂叛乱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再在十里之外的王允成却是一副悠哉乐哉的模样,左良玉在抽走他的两千多骑之后还是将他的三百家丁留给他了,所以他现在仍然在一群家丁的簇拥中骑在马上闭目养神。
辽东的王允成勇猛善战,军纪严明,号称“王铁骑”,不过自跟了左良玉后,近墨者黑,特别是到湖广一带后,这心气儿便渐渐消散了下去,捞饱吃够、混吃等死是他目前真实的写照。
有“王疯子”王进宝打头阵,又有仍然想建功立业的张勇在前面,他这一万大多是新兵的营头万无一失,就算那最近声名鹊起的安国军突然杀到,二十里的距离,足以使他快速退回瑞昌。
王允成与安国军没有打过交道,不过左营中颇有战力的几个营头,李国英全军覆没,全家死于非命,有四大营头、兵力最盛的金声恒,如今只剩下两营,还多是新募之兵,最能打的徐勇兵败被俘,听说现在已经成了贼军衡州营的都督。
其他诸如郝效忠、张应元、吴学礼等人营伍的番号都没了。
还真是,出头的被打,不行的被打死,安国军战力如斯,还是缩在后头好啊,王允成打定主意一旦形势不对,即刻开跑。
王允成悠哉乐哉,中间的张勇却是忧心忡忡。
隔壁安国军的战力他也有所耳闻,左营的实力他更知晓,怎地会落到如此田地?
他细细打听过了,据说这安国贼军尤擅火器,能在战兵面前对射而不退,这倒有些出乎他的意料,火铳在明军里也多有配置,以前还是戚大帅克制北方鞑子的不二法宝,不过这以后就日渐式微了,火器部队碰到一般的对手还勉强能战,碰到稍微强悍一点的营伍便一触即溃。
更有甚者,明军的火铳兵一般在火铳的射程范围之外便匆匆开铳了,开完一铳后便向后跑,在战场上实在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这贼军是如何做到的,听说他们还有一支庞大的马队,这倒不出乎他的意料,无论献贼还是闯贼都是西北人,重视骑兵那是自然之举。
还听说彼等的长矛兵异常凶悍,能临敌死战不退,连一向擅长长矛的郭天才也被彼等俘虏了。
张勇一边走着一边脑补贼军的战法。
肯定是贼军用严苛的军纪逼迫士卒在敌军较为接近时才开火铳,给对方予以杀伤之后,趁着对方军阵已乱用长枪兵猛然突击,待对方败势已定时骑兵再出,自然可收完全歼灭之效。
嗯,一定是这样,明军里面虽然有像他和徐勇那样军纪不错的营头,不过大多数都很稀松,被火铳伤到后肯定惊慌失措,指不定还有往后跑的,带动阵型大乱,此时地方长枪兵再出,继之以骑兵,自然无往而不胜。
那自己遇到贼军该如何应战?此时他心里隐隐有些期盼贼军几场大战后,特别是轻松夺得南昌之后已成骄兵,能出城与自己野战,否则让自己去取五千人马去进攻有三丈宽的护城河的南昌城,岂不是以卵击石?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