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冥冥中自有定数(2/2)
李安国跳下马,走到花小山身边,“时迁,怎么回事?”
花小山一怔,随即大喜过望,“二娃!”
李安国笑道:“你不是去宁国府了吗,怎么落到这般境地?”
花小山苦笑了一下。
原来一个多月前李安国安排花小山去南直隶宁国府办一件事,这事涉及到一人。
汤若望。
此人原是德国人,后在罗马学院学习,除了神学以外,还系统地学习了数学、天文学、地理学、机械力学、化学等科目,后来他来到中国传教,被皇帝任命为钦天监监正。
汤若望来到中国后自然以传教为主要工作,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不过这些并不是他引起李安国主意的原因。
汤若望曾经为大明督造红衣大炮几十门,西洋火绳枪若干,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他在大明著作等身,令李安国印象最深刻的有三本:
《远镜说》
《崇祯历书》
《火攻挈要》
第一本自然是讲述望远镜的原理以及如何制作的书籍;第二本可算是中国古代历法上划时代的著作,引用了大量的近代天文地理知识,其中的一些内容放到远洋航船上也非常有用;第三本自然是讲述火炮、火枪的原理及如何制作、施放的书籍。
如此重要人物,后世专攻明末的扑街作者怎会不悠然神往?
可惜此时汤若望还在北京,李安国不可能远赴北京将他弄过来,不过在李安国的记忆里,汤若望还培养了一批大明学生,其中有一位叫焦勖的翰林院编修,更是《火攻挈要》的实际编著者,汤若望当时只是口述而已。
而这位焦勖便是太平府宁国县人,历史留下来的记载不多,不过后世李安国在一篇明末清初的杂记里偶然发现了一些线索,大意是焦勖在崇祯十六年因郁郁不得志回归故里,与友人于中秋佳节吟诗唱和的事情。
诗文李安国自然不记得了,不过事情发生的时间他却记得清清楚楚,“.…..山河动摇,我等却于中秋佳节吟唱风月,其可怪也欤?”旁边还有一行小字,“记于大明崇祯十六年中秋”
今年正好是崇祯十六年,也就是说,这焦勖可能还在宁国!
这焦勖目前还在不在宁国、还在不在世李安国不知晓,不过事关重大,如此重要一位人物如何能让他淹没于历史长河中?
奚鼎铉虽然厉害,但与汤若望相比就不够看了,汤若望没办法弄来,将他的学生弄过来总可以吧,何况此人不出意外的话还在近在咫尺的宁国!
花小山等人潜到宁国县后,发现焦勖已经死了,他们又偷偷摸到焦勖宅子,将其府里的几本书偷了出来。
从武昌府到宁国府,他们走的也是山路,一路化成采药、收购山货的贩子,走的也是武宁到吉安的路线,回程时不小心被金声恒安排在此募兵的楚国佐部碰上了,虽有山地营的接应,不过他们加起来只有一百多人,楚国佐则有上千人。
不过山地营的将士也确实厉害,前来接应的人先是打光了手里的佛朗机子铳,又射光了随身携带的箭只,射杀楚国佐部几百人后终于不支被俘,山地营的一百多人也只剩下这二十多人,还个个带伤。
“书呢?”
等给花小山等人松绑后,李安国急切地问道。
“二娃,刚才事情危急,我将几本书都藏在山上了”
李安国正欲跟着花小山急赶到山上,靳统武押着一人过来了,“二娃,此人便是楚国佐,被你射中后跌落马下,刚才还准备从树林里溜走,最后还是被我们的人发现了”
李安国看了看,只见那人约莫四十上下,长得倒颇有威势,心里急着去看那几本书,便挥挥手,“押下去,我等此去武昌府,尚有百里路,正好缺一个人质”
说着也不搭理那人,跟着花小山便急匆匆往山上跑。
等花小山在一个小山洞将一个包裹起出来,李安国三两下将包裹解开,里面赫然露出四本书,仔细一瞧,除了自己在花小山临走前给他的纸条上那三本,还多出了一本。
这四本书分别是:
《远镜说》
《崇祯历书》
《火攻挈要》
《坤舆格致》
《坤舆格致》便是意外的收获。
李安国大喜过望,一把抱住花小山,“时迁,你此番立下大功了,回头我要好好奖赏你”
花小山有些不好意思,“二娃,如果不是你及时赶到,你这任务我恐怕就完不成了”
李安国却不以为意,他拍拍花小山的肩膀,“不,冥冥中自有定数,此乃天意,天佑我后营啊”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