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五章 一代雄主(2/2)
在夏军溃败后,拓跋焘决定穿上夏国的军服进入统万城,一探虚实。
拓跋齐劝阻无
效,于是,拓跋焘、拓跋齐还有数名魏军将士,换上了夏军将士的服装,跟随着夏军的溃兵,进入了统万城。
然而,有的溃兵曾看到过他们换衣服的场面,统万城守军在获知这个消息后,关闭了所有的城门,防止混入的魏军出城。
拓跋焘、拓跋齐等数人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混入了夏国的皇宫,拿到了一些女人穿的裙子。到了晚上,他们把这些裙子互相系好,并把一端系在槊上,把槊卡在城垛上。趁着夜色,他们沿着这些裙子,顺利的滑下了巍峨的统万城城墙。
拓跋焘建立了那么多丰功伟绩,无论对国家还是对百姓都非常有利,不过他的灭佛政策却一直让后人诟病。
拓跋焘信奉道教大举“灭佛””,这是佛教在中国史上第一次大的劫难。
灭佛凶手明面是拓跋焘,但背后有一个隐隐的身影寇谦之。
寇谦之祖上都是做官的,但他对仕途没有兴趣,一心一意学习道教,每天喜欢在家诵经打坐,还自学炼制丹药,从小的理想是成天上的神仙。
一次,他去姨母家串门,看到一个佣人,身材魁梧,长相奇特,不说话,闷着头卖力地干活,一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劲。
寇谦之对姨母说:“这个劳动力真不错,能不能送给我呢?”
姨母说:“他叫成公兴,很能吃苦,你要就带走吧。”
成公兴就跟着寇谦之回了家,从此在寇家干活,不怕脏不怕累,寇家上上下下都非常满意。
有一天,寇谦之用《周脾算经》演算日、月和五大行星的运行规律,算来算去都不对,一头恼火。
成公兴走过来看,寇谦之烦躁地把他推开。继续推算,还是失败。成公兴又跑了过来,问:“您能不能按照我的演算方法试试呢?”
寇谦之看着这个五大三粗的人,感到很奇怪,盯着他好久,同意了。
结果很快就算了出来,寇谦之大惊,终于明白:高手在民间。
寇谦之当下跪在地上,拜成公兴为老师。成公兴不肯,反而要拜寇谦之为老师。
两个人推来推去,最后寇谦之拗不过他,莫名其妙地收了这个弟子。
过了几天,成公兴对寇谦之说:“你如果真心想学道,我们一起隐居到深山里去。
随后,两个人来到了华山,采吃草药,都不觉得饥饿;不久,又去嵩山,一心修道。成公兴把修炼的全部秘诀传给寇谦之。
不知不觉7年过去了,一天,成公兴向寇谦之道别,寇谦之非常惊讶,问道:“这是为什么呢?”
成公兴说:“实话告诉你吧,我其实是一位天上神仙的弟子,因为粗心,打翻火炉,烧毁了仙宫,所以师傅罚我到民间,做7年的劳役。我以授道为自己赎
罪,现在期限已到,就要返回仙宫去了。”
寇谦之听得如遇一场幻梦。
成公兴说:“你修道非常勤奋,但是七情六欲没有断,所以成仙是不可能了。但是你可以做帝王之师,也能成大器。”
说完,腾空消失不见。此后,寇谦之开始招收弟子,弘扬道教。
一转眼三十年过去了,60岁的寇谦之走下嵩山,来到北魏都城平城,由于他的名气已很大,拓跋焘接见了他。
寇谦之讲述了他的传奇经历,同时说道:“太上老君曾经腾云驾龙,从天而降,授给我二十卷书,要我在人间整顿道教。”
拓跋焘似信非信,大臣们认为他在胡说八道,是在编故事。
但是有一个人极力支持,他就是跋拓焘的第一谋臣——崔浩。
崔浩是汉人,不喜欢“舶来品”佛教,他想借助寇谦之,让道教在北方生根发芽、四处开花,从而能让鲜卑人全面汉化。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