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精兵详解(三国篇)(1/2)
应诸位看官的要求,在下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比较著名的几支精兵部队,做一个小小的简单的介绍,希望有助于大家对于本作的了解,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下面所说的是三国篇。
魏、蜀、吴三国既然能够鼎立,自然有其原因。除了领导者的能力、魅力之外,最重要的莫过于实力。而能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独霸一方,其军事实力当然是重中之重。自然而然的,这三个国家的军队里面,少不了精兵锐卒。那么首先,我们先看看曹魏的情况。
说到曹魏,几乎所有人先想到的就是虎豹骑。《三国演义》中,对虎豹骑没有什么具体的描述。倒是《三国志》,非常明确的记载了虎豹骑的存在。
首先虎豹骑的统领历来都是曹氏将领,比如曹纯、曹休和曹真。大家都知道曹操最信任曹氏将领,虎豹骑一直由曹氏将领统帅,由此可见其重要。《三国志·魏书》说:“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其精锐可见一斑。
虽然关于“虎豹骑”参加战斗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仅有的一些材料看到虎豹骑的战绩。首先是在建安九年,与袁谭的南皮之战中,曹纯“督虎豹骑从围南皮”,“急攻之,谭败。纯麾下骑斩谭首”,袁谭死于曹纯所率领的“虎豹骑”之手。其二,在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时,又是曹纯率领“虎豹骑”在战场上斩下乌桓单于蹋顿的首级。其三,在建安十三年时,曹纯“从征荆州,追刘备於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也就是说,长坂坡之战中长途奔袭打败刘备的也是“虎豹骑”。其四,建安十六年,曹操与马超作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击破西凉马超军团的还是“虎豹骑”。有人说,在建安二十三年,曹洪、曹休在下汴击破张飞和吴兰时,也是率“虎豹骑”出击的,虽然曹休统率“虎豹骑”,但史料中的记载看不出这一仗中曹休以“虎豹骑”进攻,但我推测可能性很大。
从“虎豹骑”的战绩我们可以看出,几乎每一场战役,曹操都是在最关键时刻投入“虎豹骑”,而且这支部队参与的战斗几乎都是硬仗。例如,南皮之战其实打得是很艰苦的,曹操曾经想放弃,是曹纯坚持急攻,方以“虎豹骑”取胜,可见这支部队的攻坚能力。另外,北征乌桓和追击刘备于长坂时,这支部队是经过了长途奔袭后的攻击,追击刘备是“一昼夜行三百里”,可见他的机动力和战斗力之强不是一般部队能比的,就连擅长马战的西凉马超的军队也被其所败。所以我认为,这支部队是曹操当之无愧的“王牌军”。
还有一件事可以证明“虎豹骑”的重要性,就是在部队的统率曹纯死后,要选新统领时,曹操却说:“纯之比,何可复得!吾独不中督邪?”于是不再选统率,而亲自当了虎豹骑的统领,可见曹操对“虎豹骑”部队的指挥权是很在意的,因为这是他的精锐之部队。
另外有人说,虎豹骑实际上是虎骑和豹骑两支骑兵。虎骑是重骑兵,擅长冲锋;豹骑是轻骑兵,擅长骑射。这个事情目前争论很多,所以还是看大家各自的想法吧。不过,我个人看法是,有这个可能。其一,若虎豹骑都是重骑兵,那么绝对不可能在追击刘备的时候一日夜行三百里,因为马力不够。可能有人说,他们换马就行了。可问题是,之所以称之为重骑兵,是因为骑士穿的是厚甲铁铠,并非是马匹身上也有甲胄。在根本不知道何时可能遇到敌军的情况下,这些人一直穿着厚重的铠甲,骑马飞奔,一日一夜行三百里的距离,试问各位,您能受得了吗?换马的马力能行,人扛得住吗?所以,我以为,应该是虎豹分开的,追击刘备的很可能是属于轻骑兵的豹骑。其二,击败马超的时候,写的非常清楚,“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前面的战斗中都写的是虎豹,而唯独这一战单独写了虎骑。恐怕是两支骑兵确实不同。也许有人说,这是简称。拜托,前面都是俩字,到这里差这一个字吗?
不管怎么说,反正虎豹骑确实是存在的,而且在曹操的手下,绝对不是一支仪仗队或者是摆造型的部队,而确确实实是一支精锐的不能再精锐的超强部队。
第二支要说的,就是令曹操实力猛然暴涨的青州兵。
初平三年(192年)十二月,青州黄巾军主力无条件向曹投降(不是战败投降)。投诚后的青州黄巾军,连家属在内共计百余万人,其中三十万身强体健者,被曹操编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青州兵”。“追黄巾至济北。冬,受降卒三十万,男女百万余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
个人感觉,这个数字有些不实。或者说,当时投降的确实有这么多,但后来真正成为青州兵的,也就几万人。从曹操的方面来看,既然要挑选精锐,自然是宁缺毋滥。所以,按照本人的计算,青州兵的实际规模大概在三万到五万人左右。不要小看了这个数字。要知道,当时曹操的全部家当,也就大概是这么个数,个人以为,恐怕还要少些。如此一来,曹操的实力翻倍的增长,立刻成为了强大的一方诸侯,并且同时也有了奉迎天子的实力。否则,即便天子当时去他那里,曹操也未必敢收留。
青州兵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他们奉行父死子继,或者子承父业的职业军人制度。因为青州兵的名号,整整存在了二十八年。单纯一个人当兵,不可能这么久。而且,战争中的损耗也不少,要是没有继承,根本不可能存在那么长时间。况且,前面说了,青州兵是相对独立的一支兵马,曹操让宗族大将夏侯惇直接统帅,足可见对青州兵的重视。
但是在青州兵存在的时候,有一点是非常确定的,那就是青州兵只会听曹操一人的命令。因此,当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刚一去世,处于洛阳的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根本不愿服从其他人包括曹操接班人曹丕的指挥,并因此在短期内造成了较大的混乱,要不是措置行当,甚至有可能酿成性质更为严重的动乱。(会太祖崩,霸所部及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魏略》)
自青州兵归顺曹操,到曹操去世。二十八年的时间,他们肯定参加了不少的战役。若是一支部队打不了仗,且不是精锐,曹操会让他存在二十八年吗?答案可想而知。
最后说一个暂时无法考证的部队,虎卫军。
虎卫军在三国志里面确实没找到,只是许褚传里有这么一句“初,褚所将为虎士者从征伐,太祖以为皆壮士也,同日拜为将,其后以功为将军封侯者数十人,都尉、校尉百馀人,皆剑客也。”
但从这段描述中,大概可以知道,许褚手下有一群人,被称为虎士,曹操认为都是些孔武有力的强悍人才,所以非常欣赏。后面也看出,这些人都很有能力。最后那句,皆剑客也,很明显的说出了他们的身份,那就是游侠。
笔者感觉,这些人是和许褚一起投奔曹操,又或者可能是许褚原来的部曲。至于是不是成军,这个很难说。
有人认为,许褚既然是曹操的亲卫统领,贴身侍卫,那么肯定会率领一支曹操的亲卫部队。但是亲卫部队各个诸侯基本都有,职责就是保护主公。不光是诸侯,就连将军们也都有亲卫。所以,这支部队,更类似于保镖。所以,就不过多的描写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蜀汉,也就是刘备账下的精兵。
首先,咱们从诸葛亮点名的一支部队说起。“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嫌其少也,当复部分江州兵以广益之”。
这是诸葛亮在给李严的信中所写的内容。当时李严认为镇守永安的兵力不行,能力太差,要求诸葛亮派兵。所以诸葛亮就派了陈到所率领的白眊军支援,而且说,要是觉得人数少,就从江州兵里挑选一些增补进去。
白眊军,后被误写为白耳兵。乃是刘备账下的亲卫部队。可能有人会说,既然曹操的虎卫亲军不说,为啥还要说刘备的亲卫呢?
这是不同的,其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领兵的人。陈到,“名位常并赵云,俱以忠勇之将称”。陈到后来成为都督一方的大将,“永安督”,镇守永安,监视东吴。这就是他与许褚最大的不同。许褚是很厉害,但终其一生,也只是个高级保镖。但陈到不同,成为了军区司令。要是没有统兵能力和用兵能力,诸葛亮敢把这个人放在那里吗?
再说白眊军,很明显的,早刘备死了之后,其的编制并没有解散,而是依然在陈到的掌握之中。并且,不同于亲卫或者宿卫,是一支真正的作战部队。否则的话,白眊军怎么可能出来镇守边关?而且,白眊军的战力异常强悍,虽然在史书中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从诸葛亮的描述中不难看出,这支部队的厉害。《三国志》称“征南(赵云)厚重,征西(陈到)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这就说明,不管是赵云还是陈到,挑选的部下都是有猛将的能力的。要是这二位能力不行,怎么选出猛将呢?
何况,在刘备猇亭战败之后,陈到亲自带领八百白眊军,挡住了数万东吴追军,给刘备的逃跑创造了条件。
这样的一支军队,当然是天下精锐。
下面说一个名号非常响亮,最近很多人一直在考究,研究,寻觅的部队——无当飞军。
“诸葛亮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於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即为无当飞军。王平任无当监。”《华阳国志》。
这支部队的成立,可以说是诸葛亮的一种政治手段。但却让蜀汉政权内的少数民族,团结在了一起。而且,我们都知道,少数民族军队的战力都是非常突出的。而无当飞军,尤其擅于山地作战,史载其“披铁甲,擅弓弩、毒箭,翻山越岭,如履平地。”
无当飞军的第一任统帅是王平,“平特见崇显,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第二任统帅是张嶷。在诸葛亮和姜维的数次北伐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