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走马观花看日本(1/2)
第四章走马观花看日本
飞机在天上飞行了大约两个半小时之后,于日本东京时间下午3点多钟平稳地降落在大阪关西机场,东京时间与北京时间相差整整一个小时,中国下午的2点就是日本的下午3点。
我和我的伙伴们并不知道下了飞机应该往哪个方向走,甚至不知道刚上飞机后空姐发给我们的“外国人入境记录”卡怎么填。好在上飞机之前金经理就把入境后的很多细节告诉了我们,他让我们下飞机后跟着人流走,并让每个人用手机拍下了“入境卡”的填写样本。
机场的各个通道的指示牌多为汉字,既使是第一次踏入日本国土的中国人识别起来也不困难。
下了飞机之后,我们跟随着人流上了一列类似于小火车的轨道车,轨道车转运的时间不过几分钟,可是在入境审查大厅排队等候的时间却有一个来小时。
到了这里才知道,来日本的中国人竟然会有这么多,其中有不少排队等候入境的是打着各种引导旗的旅游团队。
入境审查分为外国人走行的审查通道,再入国的外国人审查通道和日本人回国审查通道。
我们这些第一次来日本的人都在外国人通道排队等候。
在这里,每个人都要提交护照,以及入学许可证、在留资格认定书和入境卡。通过身分和指纹识别无误后,验证员才可以在护照上盖章,准许进入日本境内。
在提取行李的时候,两个身穿制服的日本警察牵着一只不大的警犬在码放行李箱的地方嗅来嗅去,这不免让我有些紧张,因为在济南遥墙国际机场我就听金经理说,猪肉火腿和鱼干以及某些食品都是不准入境的,让我们出境时多留意,尽量不要在有开包检查的出口经过,只要开包检查,不允许带的物品都会被没收。好在警犬没有过来嗅我的行李,我经过的闸口的工作人员也没有让我打开包检查。
说句实在的,我们一同来到大阪的七个研究生都或多或少地从家里带了一些干果和土特产品,如果开包检查,谁都不能顺利过关,好在日本机场在这方面的把关还不是太严,每个人都顺順当当地走出了闸口。
出口的两边站了不少人,他们不是夹道欢迎的人群,而是来接自己亲友和宾客的人群。
在这群人中,一位手里举着写有我们七个人名字的纸板的女士进入我们的眼帘,他就是来接我们的德岛县研修生组合理事会的王淑芬女士。
由于在临上飞机前金经理委托我担任临时领队,我便带头向王女士打了招呼,并向她一一介绍了我们同行的几个人。
王淑芬女士开的是黑色丰田面包车,驾驶室后面有两排座,我们七个人坐在里面并不拥挤。
另一个开小货车的是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他身材魁梧,操着一口流利的中国东北话,在王淑芬的引见下,我们才知道他是王淑芬儿子。他出生在中国东北,高中毕业之后来到日本报考了外国语大学,毕业后便在德岛县研修生组合培训中心就业。
一年前王淑芬儿子考取了日本小型车驾照,我们七个人的行李箱都放在了他的小货车里。日本人俗称这样的小货车为“小K”。他只所以没有进航站楼里接我们,是因为停在机场路边的两辆车必须有人看管,如果协助警察维持交通秩序的监管员在巡查时发现停在路边的车里没有人,就会拍照贴条对车主进行高额罚款。
王淑芬女士很热情,也很健谈,从机场到德岛县培训基地汽车走行了三个多小时,他一路上不停地向我们做着介绍,使我们的好奇心得到很大满足。
王女士三十多岁来到日本,现在已经50多岁,从事研修生组合工作已经20多年。从年龄上说,他与我们这些研修生的父母不相上下,但她长得很年轻,她习惯我们这些研究生称她为大姐或老师,不喜欢我们称她大婶、大娘或阿姨。也许女人到了这个年龄,对于表示她岁月年轮的称呼都很在意吧!既然她喜欢这样的称呼,我们也只能这样叫她了。
据王淑芬大姐介绍,我们现在所在的机场叫关西国际机场,距大阪市38公里,如果从机场去大阪市中心约一个小时车程。
这个机场是一个完全由填海造陆建成的飞机场。在日本,百分之百填海造陆而成的人工岛机场除关西机场外,还有神户国际机场。
关西机场于1987年动工兴建,1994年9月22日正式投入使用。从卫星图上看,超过一英里长的机场航站楼的外形很像一个超大飞机的机身,屋顶则像绵延的浪波。国际旅客从机场的顶楼出发,可以瞧见建筑整体架构,精致而复杂,别有一番特色。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