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督抚榜样(1/2)
处理完了里瓦几亚条约的修订问题,负责户部事务的军机大臣景廉忽然提出了赋税问题,奏报说现在国家赋税虽然较以往增加了不少,各地解送京师的税款也基本上能够按时到位。但是江南各省都是以钞票上缴而非官库白银,户部以为不妥,要求东南五省仍以白银上缴户部。说完,景廉还有意无意地瞟了李旭一眼。
李旭一听就明白了景廉的意思,东南五省以钞票上缴赋税是李旭和政务院讨论的结果,为的就是大力推行钞票取代白银流通。控制国家金融进而控制大清天下经济命脉正是李旭深谋远虑的一招,而推行钞票取代白银就是其中关键一环。
眼下钞票在江南还是以试行的名义推行,但实际上这些年下来已然被老百姓接受了,现在就需要进一步向全国推行。用钞票上缴国家赋税的目的就是要逼迫满清朝廷也使用钞票,否则就休想得到江南的赋税!
现在景廉提出要江南白银上缴,不就是要反对钞票推行吗?李旭当然不干,心说老子好不容易才弄出了钞票,正要全国推行,你老小子冒了出来唱对台戏,还是用这种突然袭击的方式想打老子一个冷不防,岂有此理!
于是李旭在众人目视下,从容不迫地整整官服的马蹄袖,挺身出来,微微清了清嗓子,镇定自若地说道:“启奏太后,各位大人,东南五省之所以采用钞票上缴赋税而非官定白银,一来钞票在江南早已取代白银流通,民间欣然采用,因其使用方便且便于携带;二来钞票使用有助于防止白银外流,确保国内银价稳定而钞票和白银之间都是固定的比值,其价值等同于白银;三者,钞票处在银行管控之下,不仅官府主导,民间士绅亦可参与,自然公信力极高也为钞票的信用获得了保证。同时也就有利于稳定国内经济不至于受到货币价值频繁变化而带来的破坏!”
李旭看了一眼被自己一通云山雾罩的货币论整得发呆的众人,继续说道:“况且白银长途解送、称重、封存等等,每一个环节都有为人可趁之机。历来火耗就是难题,虽然雍正爷厉行火耗归公但百余年来制度驰废,贪污不止---钞票代银流通正是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些难题,难道户部不清楚个中利弊吗?”
李旭声音一高,虎目直视景廉,令景廉心中一寒,不由自主地低下头去。
李旭的一番话又引发了殿中众人的议论,左宗棠等人都是赞成推行钞票的---现在钞票不仅在江南流通,就是西北等地也基本上取代了白银,除了还有部分地方尚有铜钱在用。
李鸿章虽然不乐意钞票在其控制下的北方等地流通,但他也知道钞票的好处,而且深知就是自己反对也难以阻止钞票势不可挡的流行势头---那些商人们要想和南方做买卖就不得不接受钞票!就是他自己控制下的那些洋务企业也不得不采用钞票来和东南五省做生意。所以,李鸿章想了想也表示钞票通行乃是大势所趋,也同意各地赋税在短期内采取白银和钞票共同上缴的措施。
王文韶、景廉等人虽然坚持白银上缴赋税,但架不住众人都支持钞票或者银钞共用,最后也只好同意了江南继续用钞票上缴赋税。但是王文韶眼珠子一转,又提出要将钞票发行的权利收回户部,理由是钞票理应由朝廷掌管发行而不能交给民间银行,否则有失朝廷体面。
李旭被这个看似冠冕实际荒唐的理由差点气乐了---什么狗屁理由,不就是找借口想发财吗?二百年来大清户部的铜钱发行哪次顺当过?这要按照现代金融体系标准和要求发行钞票,估计会死得更惨!
李旭遂笑道:“请问王大人,户部要接管发行钞票,可知道目前钞票发行的要求吗?用什么来担保钞票信誉?如何保证钞票币值稳定?户部自管自发,谁来监督钞票发行?如果滥发钞票导致经济混乱,谁来承担责任?是朝廷还是户部?在没有明确这些问题前,义勇军岂敢怠慢国事不向百姓负责!”
李旭一番话说得王文韶哑口无言,他哪知道钞票发行有那么多学问啊!但是他又不甘心自己就此下不来台,便气势汹汹地反问:“那么义勇军发行钞票又用何保证钞票稳定?如果出错,谁来承担责任?”
王文韶心想这么大的事情,你义勇军又能如何承担后果呢?还不是想霸着钞票发行这个肥缺不放手嘛!
李旭冷冷一笑,大声说道:“既然钞票发行乃义勇军所为,这责任就是义勇军承担!若有重大问题出现影响了国家经济和百姓生活,李某愿将此头奉上以谢国人!”他大义凛然地说完,又扫了众人一眼,继续说道:“倘若朝廷哪位大人愿意和在下一般决心,甘愿为天下赌上头颅,义勇军愿意交出钞票发行之权!”
众大臣听完李旭的话,都是你看看我,我瞅瞅你,心里都明白这历来发行钱币都是老大难问题,哪次新发铜钱不要闹出点风波砍十几颗脑袋啊!眼下这钞票发行乃是义勇军的法宝,哪个胆边生毛去趟这趟浑水?义勇军要整点名堂还不跟玩儿似的,稍微来点动静,这脖子上的脑袋可就得摘了!
再说了这钞票发行确实水深,甭说朝廷中户部里没人明白,就是满京师也没几个人懂啊---听说这钞票发行乃是结合了洋人的钞票发行办法做的,是当下国际通行做法而且深得洋人们的支持和赞许---洋人的事情还是少参和为妙!于是众人都不吭声,默认还是义勇军负责钞票发行吧,反正天塌下来有义勇侯顶着。
养心殿的会议散了,众大臣陆续向宫门走去。恭亲王奕?和沈桂芬一起慢悠悠地走着,眼里瞧着前面正大步流星而去的义勇侯。沈桂芬意有所指地轻声说道:“王爷,朝廷多事之秋,这地方大员们可是不甘寂寞啊!”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