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师生夜话(1/2)
李旭在天京{现在可以恢复原名江宁了}处理完李秀成的事情,便率领警卫团两个营启程顺江西去前往安庆拜会两江总督曾国藩。日前他接到恭亲王奕?密信,在信中奕?隐晦地要李旭探听曾国藩平定太平军后的想法!李旭也很想知道曾国藩的打算,野史上曾经有不少人如王闿运、彭玉麟甚至曾国荃等人劝过曾国藩举旗zào fǎn,但曾国藩不为所动。呵呵,老曾果然对满清忠心不二还是另有所图呢?这是一个历史的谜题。
船过燕子矶,远远地可以望见江宁城内依然浓烟滚滚,江面上也不时飘过男男女女的浮尸,显然曾国荃的湘军正在城内大肆抢掠tu shā。李旭屹立船头,压抑着满腔郁愤,长叹一声。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江山如画却残阳如血,狼烟纷纷而国破家亡,何时才能结束这乱局啊!穿越前的李旭活在太平盛世,虽然社会也有种种矛盾但起码不会颠沛流离朝不保夕…他感叹着新旧对比也愈发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数日后船到安庆,李旭连夜拜会曾国藩。在两江总督行营的书房里,师生相对而坐,寒暄后李旭便直截了当地问道---东南半壁无主,恩师岂无意乎?
曾国藩三角眼中精光一闪,目视李旭,胸前花白的胡须微微颤动。李旭坦然面对老师的盯视,从袖中掏出一信递给曾国藩,沉声道:“恩师请看,此乃恭王密函。”
曾国藩默默看罢,半响无语,然后低沉地问道:“续之以为如何?”
“学生惟恩师马首是瞻!方今长毛平定指日可待,湘军遍及江南,丁勇十余万!且朝廷恩义失于民间,若恩师振臂一呼,江南可定!假以时日,未必不能饮马黄河,旗竖燕山…请恩师斟酌!”
“这几日陆续有人或明劝或暗示,言满人二百多年国祚也该到头了!老夫听得心惊肉跳啊…未想续之也有此意,朝廷也是疑忧不安!唉…”曾国藩重重叹息一声,明亮的烛光将他的身影映射在背后的墙壁上,影影绰绰。
“恩师,学生以为值此时机,人有此心并不意外!时移世易,万古皆然。满人入主中原,汉人饱受欺凌!长毛zào fǎn亦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意,难道吾辈圣贤之徒向以救民于水火为己任反不如长毛吗?”李旭声音有点激动。
“续之!非不愿也,实不能也!”曾国藩嗖地起身,盯着李旭,一字一句地说道:“汝以为为师愿意坐视百姓苦难吗?非也!为师只是不忍国难方平,大乱又起耳!”
“这…请恩师指点,如何不能?”
“湘军虽众却分属各系,楚军、淮军愿意跟随老夫吗?未必!左季高为人慷慨,或有一臂之助;李鸿章呢?其人热衷权势,恐非同道!”
“恩师所虑虽有道理,学生以为只要我等举旗,淮军纵不参与亦会中立!少荃师兄为人精明,局势不明断不敢轻易取舍---两不相帮于我有利!”
“可是朝廷实力呢?黄淮以北皆属朝廷,僧格林沁马队就在苏鲁一带,名为剿捻实为监视湘军!富明阿部坐镇扬州亦属精锐,官文镇督武昌,首尾兼顾。湘军稍有异动,便陷外有大军内绝粮草之局!”
“恩师多虑了!官文、富明阿等人不过将兵八旗绿营残兵败将有何惧哉?僧格林沁虽有满蒙马队,素称剽悍,又岂是我义勇军枪炮对手!若恩师有心,义勇军三万官兵愿为前驱直捣黄龙,收复燕云!”李旭傲然一笑,僧格林沁这帮满蒙八旗他还真没放在眼里!和义勇军强悍的近代化战力相比,八旗马队不过就是一盘菜!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