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大战湖口(1/2)
经过几天的紧张挑选,李旭的亲兵哨在长沙的难民和当地乡民中招募了二百多人,全哨人马已有三百二十人,李旭决定调整编制。他将火枪队扩编为一百五十人,仍然是吕明为队长,下辖三个小队,每队五十人,分别由吕明兼任一小队长,黄玉金为二小队长,张五伢为三小队长。抬枪队也增加为四十人,二十支抬枪,吕亮为队长兼抬枪一队长,马彪为抬枪二队长。后勤队编制二十人,王孝祖、周老实乃为正副队长。侦察队、军法队人数不变。刀牌队、长矛队均扩编为三十人的队,队官还是牛大勇、孙三官、余老三。
李旭还决定提拔一些作战勇敢的丁勇为副小队长、什长,一来兵多了需要加强管理,二来也可以鼓舞士气,树立榜样。经过主官提议、军法审核、李旭任命,一批表现出色的丁勇走上了基层军官的岗位。其中肖铁娃、唐有财、罗友金被任命为火枪队副小队长;朱刚、林大德为抬枪队副小队长;彭汉年为刀牌队副队长;鲍超为孙三官队副队长;何先强为余老三队副队长;徐棒子为军法队副队长;聂大彪为侦察队副队长。
李旭一面加紧操练人马,特别是那些新兵,要尽快将他们融入部队。另一方面他也通过仍是湖南巡抚首席师爷的左宗棠搞来装备,尤其是火枪棉甲。此外,李旭也想方设法配齐其他必要的装备。他很清楚自己的部队很快就要进入江西参与攻打太平军,而江西作为未来几年湘勇和太平军的主战场之一,自己的部队必将面临生死考验。李旭必须充分利用这短暂的二三个月的时间,做好未来大战的准备---眼下这支小小的部队将是他未来的基础,绝不能轻易消耗。
周老实拿来几顶铁盔样品,形状各异,都是生铁打造。李旭仔细查看,用手掂量,每顶铁盔的分量都不轻,怕有十来斤重。他对这些铁盔并不满意,试想一个士兵穿着二三十斤的半身棉甲,戴一顶十来斤的铁盔,加上武器和其他必要装备,全身负重可不小,势必会影响战场上的机动灵活。
不过,相对于人员伤残来说,李旭觉得这些负重还能接受,这个时代不能要求太高,技术上也没法太高要求。他挑了一顶带帽边外檐的铁盔,告诉周老实把这铁盔再修改一下,帽顶不要那么高,可以再矮点,帽边外檐再多一点就行了。周老实答应一声,拿去铁匠铺重新打造。
亲兵哨基本上都是十**岁的小伙子,为了保证训练和士兵的体能,李旭命令亲兵哨单独开伙,王孝祖和周老实必须确保后勤伙食的跟上,每天都必须要有肉食---猪肉炖粉条和红烧肉成了李旭部队的特色菜。在这个年代,能够天天吃肉和大米馒头的部队,恐怕也就只有李旭的亲兵哨了。
数月下来,士卒们个个虽然训练艰苦,却也人人满面红光,身强体壮。这令其他湘勇营队的士兵们眼馋不已,就连长沙市井也传言亲兵哨吃得好穿得好,当兵享福。左宗棠也私下好奇地问李旭---你哪来那么多钱这样养兵?
李旭回答除了正常的湘勇供给,主要是亲兵哨的缴获一来比较多;二来李旭等将官不贪污;三来所有缴获并没有全部分发将士,而是大部分留在营中,所以军资较为充足。
经过数月训练,新兵基本上融入了部队。李旭又组织了一次全军考核,所有士兵都达到训练要求而且大部分老兵都被授予军士,以老带新---亲兵哨已经是湘勇精锐中的精锐了。
部队所需装备也已齐全,周老实发动长沙城里城外大大小小所有的铁匠铺一个月内打造了三百顶李旭要的那种铁盔。看着手中的铁质头盔,一点都不像李旭画的那种锅形头盔反而象八旗头盔加了一圈帽檐---这可能是目前铁匠技术的限制吧,将就用吧。
李旭命人将头盔和棉甲一起测试,在数十米外用弓箭和火枪射击,结果防弓箭还行,防火枪弹丸基本没戏。对此,李旭早有心理准备,也不指望太高要求了,能防弓箭就行。
自十一月回到长沙募兵到次年初,李旭伤势已好,扩军计划业已顺利完成。一月下旬,王闿运忽然从江西九江前线赶回长沙,来见李旭。
在亲兵哨的营房内,李旭和王闿运相对而坐。王闿运转达了曾国藩的命令,让李旭率部前往九江参战。李旭见王闿运眉宇间似有难言之隐,不由得奇怪,问道:“闿运兄为何面有不虞之色?可否告知一二?”
王闿运微微一叹道:“续之不知啊!王某在曾大人幕中,虽然清贵却不任事,眼见大战方起却空有一身抱负而无所事事,怎不令人唏嘘啊!”
原来如此!李旭微笑点头,心想这王闿运向来自负才华,年少得名为三湘士子所推崇,不料却未被曾国藩重用,难怪郁闷,呵呵…
李旭劝道:“闿运兄才华横溢,迟早必得大用,何必自怨自艾?小弟以为兄之才华非在战场谋划而是别有他途可用也!”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