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山雨欲来(1/2)
过了大约两刻钟的功夫,姜泫回到自己那边的露台,不久之后,老者和中年士子,带着那个小姑娘也已经离去。
陈琳等人由那琴声听出这二人似是不凡,纷纷询问姜泫到底是谁。
姜泫苦笑一番,说道:“呵呵,彼等始终不肯透露名姓,只知那女童唤做琰儿,余下泫亦不知!”姜泫说的是实话,他有问过对方是何人,但对方却以不便告知回了,他也不便细问。
离开了清阁,老者的琴由那中年士子负于背上,他手牵着琰儿,与那中年士子边走边问道:“子将长于品评鉴真,观那姜博霈如何?”
原来,这中年士子就是南阳许劭(字子将),善品评人物、长臧否明鉴。所谓“平舆之渊有二龙”,说的便是主持月旦评、品天下人物的许劭和他的从兄许靖。而这老者,能够让许劭以子侄之礼待之,也不是常人,便是名声显著、太学石经的首创者蔡邕了。
许劭摇了摇头,笑道:“蔡公过誉,蔡公面前,邵何敢言善品评、长臧否?”谦虚是谦虚,问题还是得回答的,“愚见,此子虽幼,然于太学闻其言、于露台阅其才,一番恳谈,观其志之高、其度之广,不可量也!假以时日,风云际会,或为不世之雄!”
蔡邕念叨着:“志高度广,不可量也。风云际会,不世之雄……此评甚高也!”说着,又想到了一个人:“去年,老夫潜回雒阳,亦逢一知音。其人亦是才略过人,可谓非常,子将于此人之评,还记否?”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蔡公所言,可是曹孟德?”
这十个字,是当年许劭给曹操的评语。曹操当时对于前一句是认可的,他后来的表现可称得上是能臣、可治世,对得起了前一句。后一句,特别是那个“奸”字,曹操不以为然。不过他生性旷达,当时也没跟许劭计较,大笑而去。
蔡邕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去年初,老夫潜返雒阳,与陈司徒重曹孟德之才德,秘与见之,言其为党人上书。曹孟德应允,然阉宦弄权,使陈司徒下狱,诬构罪名,致陈太傅死于狱中,牵连无数,朝中清流,为之一空啊!”
数年间远避江海的磨砺,和一年前的那场风波,蔡邕记忆犹新。
当年,蔡邕、其从父卫尉蔡质分别与司徒刘郃、将作大匠阳球交恶,阳球乃是中常侍程璜的女婿。光和元年(178年),天子刘宏以天灾事召问蔡邕,蔡邕奏对多提及程璜之罪,又弹劾太尉张颢、光禄勋玮璋、长水校尉赵玹、屯骑校尉盖升等人。
后来奏章被大宦官中常侍曹节所获得,告之程璜。程璜联络同盟、党羽,诬告蔡邕、蔡质,天子刘宏诏下尚书,召邕诘状。蔡邕上疏自辩,但他与蔡质还是被下了洛阳狱,有司劾以仇怨奉公、议害大臣、大不敬,当弃市。中常侍吕强怜悯蔡邕无辜,于是替他向天子求情,天子也想起了蔡邕此前奏对之言,于是下诏减死一等,改流放朔方,不得以赦令除。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