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 战南洋 > 第三一五节,陈兵海峡(4)

第三一五节,陈兵海峡(4)(2/2)

目录
好书推荐: 邪医倾城:大叔,别宠我! 战魂苍穹 虐恋情深:撒旦老公求放手 真路传奇 给小爷站住 重生军少小仙妻 因为我有钞能力 四叶草的青春年华 我真没想出名啊 病娇先生,蜜蜜宠

巴淡岛和宾坦岛上的印尼守军中没有成建制的炮兵部队,只有营属炮兵连装备的81毫米迫击炮和少许临时调拨的120毫米迫击炮,现在这些迫击炮都所剩不多了,印尼军队预先布置的几处迫击炮阵地都已经被中国武装直升机打成了火海。印尼军队发现了逼近中的中国登陆舰艇,却没有炮火来进行阻拦射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国海军登陆舰艇冲向了预设海滩。

数十艘登陆舰在距离海岸线两千多米处的海面放下了舰艏的跳板,一辆辆05a式两栖突击车和05式两栖步战车冲入大海中,在夜色中涉水前进。没有遭到多少的抵抗就直接冲上了滩头,随车搭载的陆战队员和陆军步兵迅速下车,拉开散兵线向着印尼军队的阵地发起了进攻。

就在抢滩的部队成功登上巴淡岛和宾坦岛的同时,数十架直-20通用直升机和米-171运输直升机在夜色中进入两座岛屿上空,直接向着纵深扑去,在岛上的交通枢纽和制高点地区展开强行机降,配合正面强行登陆的部队。

对于中国军队如此快速地登陆上岸让印尼军队措手不及,他们的印象中抢滩登陆应该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也是杀伤登陆部队的有利时机,但现在印尼军队还未来得及进行有效阻击,中国军队就已经在源源不断地登陆上岸了。

上岸的中国两栖战车对缺乏反坦克武器的印尼军队威胁极大,印尼军队反装甲作战的压力小而导致的反装甲武器不足的缺陷不是短时间能够弥补了。尽管印尼军队紧急向国际社会求购各种火箭筒、无后坐力炮和反坦克*,但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快速到货的,毕竟能够提供各种反装甲武器的欧洲国家,现在没有战争威胁,没有多余的武器可以快速提供给印尼,只能等待生产。

对于印尼军队来说还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印尼军队的单兵装备比较落后,单兵数字化系统这种昂贵的装备自然不用说了,单兵夜视仪、单兵电台这些装备,印尼军队同样缺乏,即便是精良的海军陆战队,夜视器材也只能到班长一级,至于陆军部队基本上只能到达排一级。

印尼军队发现了中国军队的机降直升机分队,在中国军队完成机降后不久就失去了对中国机降分队的跟踪,不知道中国机降分队在夜色中扑向了哪里。

涉水登陆上岸的陆战一营迅速向着巴淡岛纵深推进,巴淡岛的面积只有宾坦岛的三分之一,但常驻人口却比宾坦岛更多。加上战火逼近到新加坡后,许多新加坡民众逃到了巴淡岛,使得巴淡岛上的平民人数超过了一百万。为了避免在海滩附近阻击的中国军队退入市区,登陆部队需要咬住当面的印尼军队,同时配合机降分队切断印尼军队进入城区的退路,这就给中国军队的进攻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在中国军方的计划中,民丹岛和宾坦岛被拿下后是不准备归还的,马六甲海峡卡着中国海上能源生命线数十年,如今中国军队已经打到了这里再不一劳永逸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就太对不起征战官兵们的付出了。

武力征服是一回事,完全消化和控制又是另外一回事,对于中国来说,有一个极大的优势,那就是东南亚地区华人人口众多,中国军队可以通过强制移民来让巴淡岛和宾坦岛上的华人人口占据大多数,以此来确保战后的稳定。

巴淡岛上逃难过来的新加坡人,绝大部分就是华人,对于他们中国在新加坡本土已经施过威了,现在该安抚了。正是如此,三分之二的运输直升机被投入到了巴淡岛,确保能够将第1陆战旅的陆战三营和侦察营快速投送到巴淡岛上,强占巴淡岛的关键节点。

同时第60机步旅的机步一营跟随着第1陆战旅主力一起作为第一批登陆部队上岸,上岸后迅速迅速从侧翼向纵深快速穿插。巴淡岛的地形较为平坦,且公路网发达,适合机械化部队展开和活动。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巴淡岛上的中国军队就达到了三个机械化步兵营和一个半轻装步兵营,对岛上印尼军队的一个陆战营和一个伞兵营形成了两倍的兵力优势。至于火力和重装备上的优势则更大。

印尼军队没有开火就会被中国战车上的热成像仪发现,火力点直接会遭到105毫米主炮和红箭-11反坦克*的攻击,即便躲过了中国军队的远程打击,印尼军队的重机枪、*发射器火力点也很难打出半个基数,就会被快速反击的中国军队消灭。

印尼步兵更惨,中国陆战队员的步兵火力就能够压制住他们,更何况中国军队还可以得到一百多辆战车上的并列机枪的支援,印尼步兵被密集的弹雨压制得头的抬不起来,被逼近上来的中国士兵打死在战壕和散兵坑内。

本书来自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目录
新书推荐: 新十日谈 三国:蜀汉败家子,开局火烧卧龙岗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假太监:苟在后宫修炼成圣 冷宫奶团忙碌碌:这家没我得散!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凶猛败家子:开局捡个便宜美娇妻 大明:我想摆烂,你却让我当皇帝? 大明第一武夫 从黄巾开始杀穿三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