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一章 武功之战27(1/1)
刘璋、董卓和魏延几乎同时得到了郿坞一点的结局,心情是各不相同。
刘璋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让人将这个好消息广而告之,整个大营顿时欢声雷动,虽然大营外还有八九万敌人,大营的危机还没有完全解除,可是所有人都明白,郿坞失落于己方之手后,魏延麾下十万大军随时可以驰援武功,董卓将同时面对来自西面和南面的双重压力,伤兵满营的董卓别说进攻,恐怕就连防守都不可能,可以这样说,当郿坞易手之时,刘、董之战胜负已成定局。
董卓得知消息后则如丧考妣,此时此刻徐荣、董旻数万大军一日尽没,将他的西面暴露在魏延十万在军的兵锋之下,这等于宣告他的完全失败;董氏家族数代积累的财富,尤其是他入主洛阳后所聚敛起的财富全都成为了别人的战利品;更令他愤怒的是,自从吕布反出长安后,他认为长安仍存在反对势力,担心董氏族人受到伤害,因而将他们全部迁入了郿坞这个坚固要塞,谁料转眼便全部成了敌人的阶下囚,这等于说除了李儒、牛辅这两个女婿和子侄外,他几乎就成为了一个孤家寡人,虽然他在长安城中还有一些女人,可是这些都只是他发泄欲望的工具,他从来没将这些人当作自己的女人,当然了,要是别人敢碰她们,董卓也绝不会放过,不是因为喜欢,而是为了他的尊严(此时董卓还不知道,牛辅这个女婿已经成了他人的俘虏,至于是为什么,后文将会记述)。董卓看着怆惶逃到武功的秘辉简直是怒不可遏,拍着案指责为什么徐荣、董旻等人皆战死,只有他逃了回来?当即便要将秘辉和两千临阵脱逃的羌兵尽皆斩杀,即使北宫衍再三肯求,董卓仍不依不饶。还是李儒挥退众人,单独对董卓说了一番话,董卓这才极不情愿的赦免了秘辉的死罪,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饶,秘辉领到了三十军棍。李儒说了些什么不难猜想,不外乎是什么如果将秘辉斩首,恐令北宫衍和羌兵心生怨恨,北宫衍手中尚有一万羌兵,加上秘辉部两千人,人数达到一万两千人,眼下郿坞已失,失利已不可搀回,只有退回长安死守或者是退守西凉腹地以避刘璋锋芒,此时西凉军兵微将寡,正是用人之时,而无论做何选择都必须要有足够的兵力保护撤退和来日东山再起,在此情形下一万两千羌骑不可或缺,只能笼络不能得罪之类的,若是重惩秘辉,很容易令羌汉之间产生矛盾、隔阂,更严重甚至会引发内乱。董卓考虑到自己的身家性命,不得己才同意了李儒的意见放秘辉一马,至于三十军棍,对一个铁骨铮铮的军人来说并不算什么,谁都以为秘辉逃过了一劫,谁知……
军棍这个东西,是非常具有弹性的一处刑罚,因为施刑的人能够体会君主的心思,区别对待每一名受刑者。如果说君主对你没有失望,只是一种惩戒,来日还会起用你,那么军棍就是一种向征,别看打的凶,却是重重举起,轻轻放下,顶多就是一点皮肉之苦,不伤筋不动骨的;如果你是被彻底抛弃了,但是你朝中有人或者是有钱,施刑者也不会太过为难;还有一种是属于得罪了君主,君主会因为你活着而睡不觉,但是君主又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违心的放过你的人,那么那些忠心耿耿的施刑者为了君主能有一个安稳觉,更主要是为了迎合君主,绝对会把你往死里打……
很不幸,秘辉属于第三者,而且施刑的人还是董卓卫队的一名小官,他的家人和财富都安置在郿坞,这即是董卓对他的一种恩赐,但未尝不是以此将属下的家人扣作了人质,令他们不敢有丝毫异心,现在好了,全都丢给了益州军,他和秘辉那真是国仇家恨全都有了,而他又错误的理解了董卓的意思,结果秘辉这个自诩羌人第一勇士、能和张飞打的有声有色的人竟然倒在了区区三十军棍之下,三十军棍刚打完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羌人尊崇勇者,当一万两千羌兵听着秘辉受刑时那震天撼地的惨叫声,脸上都感觉火辣辣的,因为他们认为秘辉丢了羌人的脸,不就是三十军棍吗?至于叫的比杀猪还惨十倍?是不是嫌在自己这边丢人还不够,还想把人丢到刘璋大营里去?可是当他们收敛秘辉尸体的时候,看着屁股所有骨头被打成米粒状,几乎被从屁股生生打成两截的秘辉的尸体,所有人都心生寒意,也再没有人指责秘辉受刑时的反应。
李儒好不容易劝住了董卓,刚放下心来,转眼秘辉便被活活打死,李儒恨不得把那施刑的士兵给活埋了!可是他不能,一是因为从法律上来说,这人没有一点罪名,他只是按照董卓的命令打了秘辉三十军棍,半棍子都没多,谁叫秘辉“身体”不行了?二是因为他没那个时间,他得知秘辉被打死的第一时间不是去找董卓抱怨,而是马不停蹄的找到北宫衍,好言相劝,一再表示这只是一个意外,希望不会因此而伤到两家情谊,同时表示会厚葬秘辉。
上一次战斗,董卓竟然让北宫衍的族人离开坐骑,以步兵的身份参于攻击,结果两千羌兵成为了牺牲品,这明显是将他的人作为炮灰的行为已令他心中不满,这一次又被其害死他心腹爱将,他心里好受才怪了,可是想到董卓帮助自己报了杀父之仇,无论如何也算对自己有恩,而且此时两军还是枉在一起的蚂蚱,想要活命只能往一处使力,他也只得暗暗不岔的接受了李儒的说法。
安抚住房北宫衍后,李儒又找到了董卓,劝了半天董卓才愿意就此事向北宫衍表达歉意,同时将秘辉以阵亡对待,表示会厚敛秘辉,并给秘辉家人一笔丰富的抚恤。接着,李儒又向董卓提出一个令董卓无比愤怒的意见,那就是立即撤退,不能有丝毫犹豫,否则郿坞敌军一旦扑过来,一切就真的完了。董卓很清楚,这一退容易,可是再想回来就没那么简单了,他的统治完全建立在强大的武力镇压之上,一点也不得民心,要是把这些地盘让给刘璋,以刘璋笼络人心的手段,不出十天,恐怕这些百姓就都跟着刘璋屁股后面走了。就算是董卓赖以自保的军队吧,在接连遭受失败后,军心士气已到冰点,此时要是一退,军心就真的全散了,恐怕还没到长安,人已经跑了一大半了,没有了人,就算退到长安又有什么用?何况眼下长安可不是什么好去处,长安那个地方东北面有吕布,如果董卓从武功撤退,南面和西南面则完全是刘璋的地盘了,长安基本上就是一座孤城,城池再高大坚固,一旦被刘璋四面合围,刘璋甚至不需要强攻,只是围困就足以令他死无葬身之地。董卓把自已顾虑和李儒一说,李儒表示退往长安并不是最终目的,他的想法是退往长安的途中,派快马召牛辅撤离函谷一线,两军汇合,再加上长安守军,兵力将超过十万,而后如当年离开洛阳一样,将长安搜刮一空,而后用军队逼迫长安百姓全部随军前往武威,在武威一线抵抗刘璋,开成僵持后继续向西发展,经略西域以蓄实力,等待时机再图恢复西凉。李儒并不愿意用这种枯竭泽而渔的办法,可是谁都知道武威一带土地贫瘠、不烟稀少,如果不把安长搬空,根本没有和刘璋对峙的底子。面对现实,咆哮了半天的董卓最终咬着牙接受了李儒的意见,决定次日起程退往长安。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