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池中鲤 好一场风雪(1/2)
张廷玉看似是在安慰老丈人,实则是背地里将了老丈人一军,明明白白告诉老爷子,宋英这事儿要他张廷玉帮忙,这次门儿都没有。这也并不是张廷玉因为将宋英过继给老丈人就不疼爱自己的亲生儿子,相反,他认为只有在外面的历练才能真正让儿子成长,扎的根越深,以后才能长的越直越高越挺拔。
看到老丈人面上有些不悦,张廷玉继续道:
「您老应该晓得,宗室子弟中,郡王以上的子弟外出做官均有魏钩谍子在暗中保护。就连我大魏的皇子在国难之时也要戍守代表皇帝戍守边疆,更何况是宋英呢。」
果郡王摆摆手道:
「好了好了,这些我都知道。」
张廷玉知道果郡王这就算是松口了,也不再继续紧逼。
果郡王饮下桌前凉茶道:
「这次没想到高家竟然输了。」
张廷玉叹道:
「朝堂上的输赢,哪有那么容易预料。」
原来两个月前,皇帝宋光义为太子选妃。京城中各个豪门大族暗中走动频繁。洛邑高家走了司礼监掌印大太监宋长路的路子,成功击败其他九家华族,高文的女儿高玉卿眼看就要成为太子妃,不曾想薛家后来居上,就在今天宫里传来消息,皇帝欲立薛丁山的女儿薛枚为太子妃,就差诏书一出昭告天下。
大魏王朝受前梁影响,朝廷官员大多出身与皇亲、华族、外戚,对恩科的看重甚至不如前朝。大魏优待内阁大学士,凡官拜五殿两阁大学士的,家中有一子无须科举可得恩荫做官。因为张升庵生性喜欢游山玩水无心做官,张廷玉就将机会给予了宋英。果郡王一辈子无法立足于朝堂,一生只能做个闲散王爷,对宋英望子成龙也很正常。将来宋英继承郡王爵位,还可以像张廷玉一样官居内阁大学士,那他果郡王脸上别提多有光了,再不济将来做管理宗亲的宗正也可以,作为宋英老子,他可不能拖后腿。
为此,一向不理朝政的果郡王四处打听朝堂消息,分析朝廷时局,别看果郡王没读过几天书,但到底出身皇家,眼界比平常官员要高上许多。
果郡王叹口气道:
「洛邑华族,李、高、郑、罗、刘、王、赵、康、霍,再加上新晋的中行氏,洛邑十家,千百年来不倒,主宰着中原的命运,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与皇室联姻。十大家族又相互通婚。势力盘根交错就罢了,皇族在他们眼中没有任何私密。皇帝在平头百姓眼中是那么高大神秘,而在这些华族眼中不过是他们的外孙外甥。在这些所谓的亲人眼中,皇帝就像没穿衣服的妓女一样,最好如他们的意思,要不然,他们可以随时把你拉下马,找寻到新的替代者。」
张廷玉赞同道:
「是呀,尤其是当今皇族,原本就属于华族。宋家执掌天下,中行氏跻身华族行列。虽然新兴的华族不断挑战旧华族的权势,但是目前华族中,数得上只有李家和高家这样的旧华族。前朝天子往往利用新兴华族打击旧华族。可是,旧华族被打倒了,新兴的华族执掌政事,皇帝依然做不了主。皇帝又信不过外臣,如此往复循环,华族势力越来越深难以根除。」
各大华族争相把自己的女儿,嫁到皇族中,一旦诞下皇子,必定保他登基继承大统,以此来维持家族荣华富贵,这就导致,每每争权更迭就意味着一场为了争夺权力的暗战厮杀。
这次皇帝为太子选妃,又成为各大华族争夺权势的焦点。李家因为当今李皇后的缘故,皇帝不会允许华族中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所以李家自动退出这场权力游戏。除去李家,在华族中高家实力最强,而且高家不知给了大伴宋长路什么好处,竟然说动这位皇帝最亲密的人暗中帮忙。果郡王原本最看好高家,而且起初事件的发展也如他所料想那样,但是谁能想到李家在这时横插一脚。李皇后无意中提到了薛丁山的独女薛枚秀外慧中,有母仪天下之姿。随后皇帝召见薛丁山,谁也不知道两人在尚书房中议论了什么,但很快立薛枚为太子妃的消息从宫中流出。
果郡王终于晓得其中奥妙对自己的女婿沉吟道:
「看似是李家给高家使坏,保不齐暗中有皇帝陛下授意。皇后还左右不了陛下。唯一的解释是立薛丁山的女儿为太子妃本就是皇帝的意思,他无法容忍华族骑在自己头子上,他要亲手扶起一个被朝廷士子们看不起的薛丁山去制衡高家甚至有可能是整个华族。」
但是说到这,果郡王又觉得那里不对,薛丁山一个北人党叛将能够制衡华族吗?答案是不能的,绝对不能。皇帝陛下为什么要干这件短时间内暴露自己的目的没有收益的事呢。等果郡王瞥向自己女婿张廷玉时,突然就想通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