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真凭实据(1/2)
今天早上县寺吏员大动干戈,把县中大族王氏的族人及管事抓来了几十人,让所有人都晓得此次廖县令怕是下了决心要拿王氏开刀。中午又把刺史车驾给迎进了门,顿时让县中几个收受了王氏好处,协助其以烂谷充好粮的胥吏们死了心,纷纷如仓曹掾一般把过去所犯之事一一招供。
廖县令本以为有了这许多共犯招供指证,王业会顺顺当当地认罪伏法,但他却是低估了王业的冥顽不灵。王业对于仓曹掾等人的指认一概不认,只说他王氏帮助郡中募兵,因着县中粮谷不足,所以向县里贩售粮谷,反问廖县令为何捕拿清白士族。
对王业的满口胡言,廖县令自然是半句都不信,但不能让王业当庭认罪亦是不能完美结案。他心想刺史派了子侄前来调查此事,说是已经掌握了王氏犯法的证据,所以频频派人前去请刺史前来审理。谁知屡请不至,而县寺门外聚拢的黔首百姓也越来越多,若是激起民变可是了不得的事情,所以他便吩咐门亭长把县寺大门给关了,自己又亲自前去请刺史出来审案。
廖县令到了后堂,发现昨夜今晨处事从容的刺史家子侄不知做错了何时跪伏在地,但他也不及细想,便引着刺史陶谦往外堂而去。
陶谦到了外堂,也不与廖县令客气,在主位上坐下,廖县令和县丞、尉纷纷坐于下首相陪。陶谦也听到县寺门外沸沸扬扬的人声,便叫过许耽吩咐了几句。
许耽便跑到县寺门口,让门亭长将大门侧门统统打开。门亭长看了看廖县令,见县令并无阻拦之意,便依了许耽的意思。
门外的百姓见紧闭的县寺大门突然开了,一时间倒忘记了喧哗,纷纷伸头向里面张望。许耽站在石阶上,大声喊道:“刺史在此断案,闲杂人等禁止喧哗,违者,笞十杖。”
随即便有几个如狼似虎的兵卒站在大门外,手持木棍对门外百姓虎视眈眈,倒把门外围观的百姓吓得往后退了半步。
虽然门外百姓小声议论仍然不能禁绝,但好歹没有人胆敢大声鼓噪。廖县令见陶谦一下子便把场面给镇住了,又是惭愧又是敬服,刚想开口恭维几句,却被陶谦严肃的表情给堵了回来。
陶谦面对跪在堂中的几人道:“汝等可知罪?”
跪在堂右,以仓曹掾为首的几个县中吏员均俯首道:“吾等知罪。”
而跪在堂左的王业以及一众管事却大言不惭道:“民无罪。”
陶谦见为首一人衣裳华贵,态度骄横,便知多半就是王氏族人,问道:“汝何人,报上名来。”
“民令支王业。”
陶谦心想这廖县令还真是不知变通,王氏这许多人放在一起审讯,为首的不肯招供,旁的人自然也就跟着死犟。
“将王业留下,其余人等皆押解下去。”
县中皂隶将其余人全部押解下去后,堂中只孤零零剩下了王业一人,他刚才强撑着的气势也有些难以为继。
“王业,令支仓曹及诸人已然招认了你行赇之事,你可承认?”
“回禀使君,小民未曾行赇,仓曹掾诸人乃是诬告。”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