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随机应变(1/2)
第二天,使团便一分为二。李羽带了一部分扈从,又去临渝县中借调了三十个县兵,押解这俘虏们往南取道海阳去土垠。陶应、陶升等人陪着公孙康往北取道肥如去令支。
陶应等人轻骑简从,半日之间就到了肥如城中歇脚。在肥如县城的邮舍内,他们却得到了一个刚刚从西边传来的消息。刺史陶谦于六日前以巡视新设典农都尉部的名义出了蓟县,三日前便已经到了右北平郡俊靡县,那里是右北平典农都尉弋门樊的行辕所在。在俊靡待了两天后,刺史车驾继续东行,现在估计已经到了徐无。
陶应取过地图查看了一下,肥如距离令支只消小半日路程,徐无距离令支则有近一天行程,也就是若父亲陶谦中途不改变行程的话,那至晚明天午时前后也能到,比他们也就晚个半天时间。
这可是个大大的好消息,陶应本想着他们回到蓟县向父亲禀明之后,再由刺史官邸行文彻查,但现在刺史车驾直接到了令支,按照父亲陶谦的脾性,肯定会立刻下令查处。既然现在情况有变,那原先的计划也就应当随之而变了。
陶应叫过陶升、章诳、韩当、公孙康几人私下商议,陶应说道:“诸位兄长,家君在明日也能到达令支,那我们也不用与姓王的多费周折,明日里便先算算账吧!”
陶升说道:“凤声有何打算?”
“我欲遣人快马先行,向家君禀明此间情况,让家君心中有数。”
“合该如此,由族父亲临令支主持此事。”
“既然我们要好好算一算账,那在家君赶到之前,我们自当先行查实了王氏不法的证据。我们稍后加快速度,可以早些到令支城安排起来。别的先不提,王氏在屯田募兵时私下以陈粟代替新谷便够他喝一壶的。义公兄,你是令支本地人,可能助我一臂之力?”
“那王氏多行不义,先前多有乡民在募兵处被其屈辱,我亦看不过眼,既然陶郎君要主持正义,那韩某自当效劳。”
“好,那就先谢过义公兄了。”
“元亨兄长,王氏既如此胆大,敢于在募兵处动手脚,各县之中必然有与其勾结者,我们不妨就从令支县开始查起,你看如何?”
陶升摸着颌下的胡茬思忖了一会道:“从令支县查起是可以,但有个难处,你我皆无官职在身,如何去查?”
“呵呵,元亨兄长又与我打马虎眼,你在内黄破得好大的匪案,不就是靠着明察暗访么?”
“今时不同往日,彼时我虽只是个小小游缴,但也算是现管,可以便宜行事。如今暗访倒是勉强做得,但要明察,尤其你要明察县中官吏,那可就无能为力咯!”
“嘿,这却无碍,我包管明察与暗访两路皆可并行,我们只需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便是了。”
“妙啊!凤声果然足智多谋,哈哈哈!”
“还有,原本我们让士翼兄押解俘虏绕路,现在看来就没那个必要了。我们得派人抄近路去知会一下士翼兄,让其直接折向令支,届时也可以在令支百姓面前展示一下这王氏勾结匪类的证据。”
“好,我来安排,我们午歇之后抓紧启程。”
陶应又转而对公孙康说道:“公孙兄,此间之事你都耳闻目睹,还望你回到令支后向公孙都尉禀明,若是那王氏胆敢聚众抗法,或还要公孙都尉的照应。”
“行!我回去就和我阿父说。”一旁的公孙康听到陶应安排诸事条理分明,心中十分艳羡,对这个比自己还小一些的朋友佩服得五体投地,听了陶应的话没口子答应了下来。
计策已定,只待施行。
——————————
第二天,使团便一分为二。李羽带了一部分扈从,又去临渝县中借调了三十个县兵,押解这俘虏们往南取道海阳去土垠。陶应、陶升等人陪着公孙康往北取道肥如去令支。
陶应等人轻骑简从,半日之间就到了肥如城中歇脚。在肥如县城的邮舍内,他们却得到了一个刚刚从西边传来的消息。刺史陶谦于六日前以巡视新设典农都尉部的名义出了蓟县,三日前便已经到了右北平郡俊靡县,那里是右北平典农都尉弋门樊的行辕所在。在俊靡待了两天后,刺史车驾继续东行,现在估计已经到了徐无。
陶应取过地图查看了一下,肥如距离令支只消小半日路程,徐无距离令支则有近一天行程,也就是若父亲陶谦中途不改变行程的话,那至晚明天午时前后也能到,比他们也就晚个半天时间。
这可是个大大的好消息,陶应本想着他们回到蓟县向父亲禀明之后,再由刺史官邸行文彻查,但现在刺史车驾直接到了令支,按照父亲陶谦的脾性,肯定会立刻下令查处。既然现在情况有变,那原先的计划也就应当随之而变了。
陶应叫过陶升、章诳、韩当、公孙康几人私下商议,陶应说道:“诸位兄长,家君在明日也能到达令支,那我们也不用与姓王的多费周折,明日里便先算算账吧!”
陶升说道:“凤声有何打算?”
“我欲遣人快马先行,向家君禀明此间情况,让家君心中有数。”
“合该如此,由族父亲临令支主持此事。”
“既然我们要好好算一算账,那在家君赶到之前,我们自当先行查实了王氏不法的证据。我们稍后加快速度,可以早些到令支城安排起来。别的先不提,王氏在屯田募兵时私下以陈粟代替新谷便够他喝一壶的。义公兄,你是令支本地人,可能助我一臂之力?”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