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1908远东狂人 > 第133章 青黄不接

第133章 青黄不接(1/2)

目录
好书推荐: 模因 洪荒逍遥游 大至圣 网游三国之大汉雄风 风起华尔街 电影世界自由行者 仙帝重生 星空逍遥记 偷星九月天 贵族祭,勿惹邪魅千金

晓的鸡鸣声刚过,枪炮声又响了起来,城里城外黑烟

透过望远镜的镜头,萨镇冰看见了一面龙旗在幕府山炮台升起,但他不能判断那到底是哪一方的旗帜,直到一面黑旗也升了起来,他才肯定,北洋军第五镇已经占领了幕府山炮台,拔除了江宁(南京)城外最后一个坚固据点。

放下望远镜,萨镇冰对站在身后的汤乡茗说道:“铸新,传令,停止炮击,全队在八卦洲南岸集中,炮战中受损的舰船在岸边抛锚检修,其它的舰船继续往来游弋,擦拭炮管,没有命令,不得擅自行动。”

长江上响起几声长长的汽笛,十多艘大小军舰列队鱼贯而行,缓缓向下游驶去,全然不顾那岸边信号台上不断重复的旗语。

那信号台是北洋军建立的,专门用来与海军舰队联络,信号台上不仅有北洋6军的军官,还有几个江防舰队的信号官和信号兵。

“军门,北洋军叫咱们炮轰城门。”汤乡茗看了眼那组旗语,对萨镇冰小声提醒了一句。

“告诉他们,我军弹药将尽,无法再提供炮火支援。”萨镇冰冷冰冰的回了一句。

昨天乌龙山炮台和天保城已被攻克,今日雨花台和幕府山炮台也被攻克,江宁周围的重要据点现已全部落入北洋军掌握,城防突破在即,似乎用不着海军的大炮了,萨镇冰不想再搀和这事,上次海军炮击安庆,引起城内大火,延烧两昼夜方熄灭,城内军民死伤惨重,熊成基虽然被迫率军撤走,但安庆城已被炮火打成了废墟,萨提督也被租界的华文报纸封了个“萨屠”的诨号,如果不是南方革命星火燎原的话,恐怕御史弹劾他的折子已经汗牛充栋了。

现在南方革命如火如荼,北方的袁世凯也在造反,清廷实际上已是僵尸一具,要么给清廷陪葬,要么效忠袁世凯,在两难的选择中,萨镇冰犹犹豫豫的选择了后,清廷是扶不起来地阿斗,袁世凯能成中国的救主吗?对此,萨提督并无信心,现在他所做的事情,只是尽力完成一个海军统帅的本职工作而已,内战,他已有些厌倦了,不管是谁取胜,反正“火烧安庆”那笔帐就算在他头上了。

萨镇冰是五天前才率队驶到长江下游地。之前他一直在长江中游地七里沟一带逗留。依靠九江地北洋军提供补给。之所以如此。只是为了等候“海琛”号归来。但左等右等。“海琛”号上地官兵似乎是铁了心要投靠革命阵营了。就是不肯再归队。萨镇冰派人化装上岸。潜往汉口等地秘密侦察。探子们很快传回消息。但那消息却让萨镇冰大吃一惊。直到那时。他才弄清楚。原来在“海琛”号上动起义地根本就是几个厨子。按照他地理解。“海琛”号根本不是起义过去地。而是被人胁持到革命派那边去地。不由后悔不迭。如果当时知道开军舰地不过是几个湖南厨子和湖南会党地话。萨镇冰可能已经下令对“海琛”号实施拦截了。但他当时不知道。所以。“海琛”号就成了共和军地战利品。现在被摆在武昌江面。威慑那些列强小军舰。

萨镇冰很想派人将“海琛”号夺回来。但由于现在地“海琛”号上已由共和军炮兵部队控制舱面大炮。这些旱鸭子虽然不懂开船。但开炮却不是外行。而且“海琛”就用锚链固定在航道上。一动不动。和一个炮兵阵地差不多。6军在上面开起炮来。准头不比海军差。巡洋舰地大炮无论如何也比炮舰犀利。和“海琛”号正面对抗。萨镇冰还没狂妄到那种地步。再加上“海琛”是现在中国仅有地四艘大舰之一。不能再损伤了。无论是共和军掌握。还是由北洋方面掌握。总归是中国人自己掌握。内战。萨镇冰已打够了。

所以。在接到袁世凯催促他东进支援“两江讨伐军”地电报之后。萨镇冰只略一犹豫。便率领全部军舰开到下游。加入了对清廷两江总督长庚地讨伐战。在海军舰炮地支援下。顿兵于坚城之下地北洋第五镇、毅军姜桂题部以及安徽巡抚朱家保部终于控制了全部地战略要地。江宁城已是北洋势力地囊中之物。取之易如反掌。已用不着海军冲在前头了。

结束了炮战后。舰队在江宁下游地八卦洲一带缓缓游弋。虽然舰尾仍然飘扬着龙旗。但是实际上它已不再为满清朝廷效力了。萨镇冰和他地舰队无法主动选择效忠地对象。海军属于大海。但大海却是那样地遥远。中国地海军或许只能依托着6地。或。他们只是6军地附庸?

站在舰桥上。扶着那冰冷地围杆。萨镇冰重重地叹了口气。向前望望。再向后望望。那喷着滚滚黑烟地队里竟没有一艘军舰是中国人自己造地。当年洋务派苦心经营地福州船政局到了现在已是破败不堪。连商船都没有造了。又怎么可能造出合格地军舰?漫步在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生子系统哭着求我放过男主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扶摇少年:李商隐的奇遇 回涯 特种兵:开局融合死射天赋 成为前任死敌的心魔后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亮剑:火力为王 穿越北宋:捡个公主当老婆 亮剑:我能复制一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