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8章 没有最快,只有更快(2/2)
罢,年轻人把木牌扔向围观的人群,人们蜂抢观看,别处看不到的人连声大喊:
“识字的先生快点念出来吧。”
很快就有人大声念道:
“尹子琦……安东都护府衙前讨击使领平卢进奏院校尉,宝元年。”
“安东都护府原属幽州节度,今年年初,圣人将幽州军镇更名为范阳军镇,安东都护府被划入平卢军镇节度……平卢进奏院则是平卢节度使设在京都的一个专职请奏圣人的衙门,主官名为刘骆谷,为安禄山亲信部将。”
年轻人面向百姓解时,脸上又回荡起淡淡的微笑。
百姓们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壮汉并不是游侠,而是安禄山的属下,难怪口口声声要打碎李琅的脑袋。
有人甚是不解,七嘴八舌地问道:
“李将军,这尹子琦既是安禄山的人,他为何不提安禄山,却要把咱京兆府新任少尹给搬出来狐假虎威?”
“是否跟将军刚才的神话有关?”……
多数人们不甚在意安禄山,他们更关心与rì常生活更密切的京兆府新任少尹。
“正是。”年轻人点头,继续道:
“李某由浮人一跃而至果毅都尉,升官够快了吧?”
年轻人这话落入众人耳中,一时倒让很多人有些不好意思,面露尴尬之sè。
……
在长安官民的眼中,李琅的种种荒谬行为,正如酒肆二所言,他们是不理解的,不认同的,是好奇的,认为李琅脑子有毛病的人们绝不在少数。
如果是为了得到从五品下的高官,李琅冒死杀虎,尚可以理解。
毕竟,在盛唐,非世家大阀、官宦勋贵子弟,是很难仕官的;即使是因“门荫出身”而顺利步入仕途,“上面有爹”的勋贵子弟,在随后的漫漫官途中,品秩亦很难擢升。
很多人做官一辈子,品秩也不过九品八品,需知可以私底下向皇帝“打报告”的监察御史也不过是正八品上全文阅读。
大唐有品秩的官难做,连没有品秩的流外官也被人疯抢,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十分残酷。
这种环境下,照理,李琅作为寒门子弟,除了科举入仕一途,再无他门。
可是,科举嘛,别笑话了,一介流民,既非生徒,也非乡贡,国子监、崇文馆、弘文馆、四门学……连门都找不到,明经贴经,进士诗赋,懂吗?
不过,不懂也没关系,好在做官还有一些“终南捷径”:
一是通过皇戚公卿的举荐,当然,这需要家世人脉,广大寒门子弟显然被排除在这条路之外,李琅自然也在其中;
二是上战场杀人,要敢于杀人,善于杀人,且不被人杀死,靠军功累迁为官,很多名将高官就是这样混出来的,安禄山就是一个振奋人心的例子,不过十年功夫,由胡人平民官至一镇节度。
李琅走的也是这条路,不就是取巧杀个老虎嘛,但却借着契丹人的势,由一介浮人平步青云至从五品下的高官,俘获突厥王庭后,又从从五品下越级擢升为正五品下,还跻身油水十足的户部司。
这背后不知羡煞了多少人,又嫉妒死多少人。
可人家李琅呢,把到手的无边富贵像过眼浮云一样随意抛洒。
那份洒脱,或者那份傻楞,几乎可以,大唐再不作第二人之想。
因此,京城很多人用关中话笑称李琅为“楞娃”。
只是,眼前这个“李琅”跟他们心目中的楞娃形象差别巨大,故而一时甚是尴尬,好在“李琅”似乎并无他意,他继续言道:
“可李某还是不及那位新任京兆府少尹,新少尹在就任之前,不过是一正九品上的中县县丞,现在一下连升17级,擢为从四品下的京兆府少尹,这难道不是神话么?”
官场上的破格擢升,普通百姓倒不觉得什么,官员升迁似乎与他们无干,但人群中那些明白不少官场升迁规则的微官吏,还有希望通过科举鲤鱼跳龙门的士子,他们立时便愤愤不平起来,纷纷追问:
“李将军,此人是谁?”
“虢国夫人的堂兄杨錡。”
这下连一向对官场敬而远之的普通百姓们也明白过来了:安禄山与虢国夫人勾结在一起,想利用大唐律置李琅于死地。
旁观的五旬老者自言自语地迷惑道:
“俏郎君道出安禄山和虢国夫人是何道理,功不私亲,法不徇情,除了能够当众点明yù害李琅的幕后黑手,也辩诉不了李琅的杀人罪呀。”
胖掌柜也正在思量着这个事儿,随口便道:
“尹子琦跋扈之极,俏郎君有意将尹子琦与安禄山、虢国夫人连在一起,会让人产生他们为一丘之貉的本能认知,或许,俏郎君另有更深一层的打算,只有静观其变了。”
启^蒙~书^看书啦,http:../book/dazhuzai/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