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章 双喜临门(2/2)
如果石堡城是吐蕃在东面与大唐陇右、河西军镇交战的火药桶,那勃律便是吐蕃在西面与大唐安西四镇角逐西域的主战场。
吐蕃集军五万,大食派出由镇守呼罗珊的大将波悉林统帅东方军一万,两强联手,六万大军,拿下勃律还不是手到擒来,勃律岌岌可危。
葱岭是大唐与大食实际上的军事分界线,大唐并未向岭外河中诸国和乌浒水域诸国派遣一兵一卒,大唐进军范围,仅西止于葱岭。
而此时大食不但早已基本上占领了波斯全境,而且把后世塔吉克斯坦境内的撒马尔罕等地区诸国置于其实际控制之下,这个国土面积过大唐,越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军事帝国跟大唐一较高下的决心已显露无遗。
但长安几乎还没人能深切感受到这种即将碰撞的巨大威胁。
……
根据大唐的典章制度,官员必须准时上朝。如果上朝迟到,惩罚会非常严厉。轻则罚去一个月的俸禄,重则丢掉乌纱帽。地位显赫如李林甫,都不敢无故迟到。
开元年间,李隆基设有每一次的早朝听政朝会。而宝年间,是一个享乐的时代,皇帝早已不常临朝,除了国家大典和皇帝特别诏见,官员也基本无需上朝。
上梁不正下梁歪,皇帝厌恶朝会,不过问朝政,大权独揽的李林甫干脆也不去台省办公,不进政事堂了,重大国事就在自己奢华的相府上决断,众官员有事都得上李林甫府上请示汇报,李府俨然就是帝国政事中心。
不过,今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
大唐西边击败吐蕃,北面攻灭突厥,长安双喜临门,皇帝特诏百官上朝。
五更时分,黑幕还笼罩在空,色并未放亮,兴庆宫兴庆门,已经灯火通明,整齐有力的脚步声和铠甲震动的铿锵声响起,一队队甲胄鲜亮的金吾卫军士已经齐聚宫门。
“合契。”
在一声唱喝声中,守夜的金吾卫门官跟宫中前来换防的金吾卫军官各自拿出半块鱼形门契,“咔嚓”,两半契合,严丝合缝,核对门契无误。
“开启宫门。”
随着洪亮而庄严的钟声响过,沉重厚实的宫门被徐徐推开,迎接新的一前来上朝的官员。
大唐的官员,没有明清的官员那么矫情,三五步路就动辄坐轿。大唐官员们无论职位高低,大多骑马上朝。三品以上的大员一般有一个或两个仆人随行,在凌晨夜色中为主人掌灯。
级别比较低的官员俸禄有限,往往只能一个人独行。
兴庆宫虽在大明宫的西面,但也处于长安城的东北方向,与一众京官员居住的坊间有不短的路程,实话,上朝还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已经放亮,官员们到达了兴庆宫,从幽深的宫门鱼贯而入。每进一名官员,金吾卫军士都要仔细核对官员的身份。
“刑部尚书李适之。”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