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那些和亲公主们(2/2)
唐设松漠都督府,府下置州,州设刺史,其下又有长史、司马等官制,不过这些官儿都是用契丹八部的首领来担任,无人真把它当作一回事,没多大实际意义。
部落首领和可汗要么就是世袭,要么就是遵循自然法则,强者为王。一个字,杀最新章节。谁杀人狠,谁当王。
唐朝从不管契丹内部怎么相互杀伐,反正唐朝只会承认最后的胜利者,不但授予将军、都督、郡王等官职,还下嫁公主和亲。
契丹的婚俗也很有特点,娶亲不论辈分,年龄,近亲结婚、离婚、再嫁均无所限制,完全没有中原王朝的人伦纲常。
一个少女,刚开始嫁给爷爷辈;爷爷辈死了,又嫁给父亲辈;父亲辈死了,又嫁给儿子辈;儿子辈死了,又嫁给孙子辈……依此类推。
在阿隆勒房中发出呻吟的永乐公主杨氏就是一个例子。
永乐公主的父亲杨元嗣为东平王李继外孙,也算是宗室外甥女。开元五年末,她被册封为公主,下嫁契丹松漠郡王李失活,第二年李失活被人砍死后,她又嫁其弟李娑固,李娑固被可突于所杀后,她又跟可突于,可突于被诛后,她又跟李过折,李过折挂掉后,她现在跟了泥礼的弟弟阿隆勒。
李琅从不赞成和亲。
什么文成公主入蕃,什么昭君出塞啥的,他就好像看后世的《色戒》、《金陵十三钗》等等色情抗日电影一般,比吞下一只苍蝇还恶心。
无论什么人为和亲口绽莲花,或者为政治编排的史书上,把和亲的意义吹得多么花乱坠,李琅都始终保留自己的固执立场。
诗人戎昱得好: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亡。
很难想象一个女人能够给国家带来和平安定,和亲中夹杂的政治因素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有待商榷。
譬如金城公主和亲吐蕃,唐中宗李显还破格送上了“大嫁妆”——河源九曲,但结果又怎么样呢,唐朝和吐蕃的战争反而不断升级。
把一块肉丢给一群狼,群狼就会因此退走吗?恰恰相反,尝到肉味的狼群只会更加疯狂地狂扑而来。
祭起美人泪,封藏将军剑,愚蠢也不为过。
……
契丹贵族经常被唐朝皇帝赐以李姓,正在阿隆勒房中吃喝的李居柏就是一个父辈被赐名李姓的契丹贵族,坠斤部首领。他也是收留走投无路的清江村村民,并安排村民们为坠斤部落放牧的贵人。
同时,也正是李居柏安排李琅作为他来唐的随身通译。李琅回到鸿胪寺,自然先去向李居柏禀报街头所见到的契丹俘虏一事。
当然,他也想找李居柏索求一些银钱,好去酒肆痛饮一番。唐代的都市,给后世一样,没钱也是寸步难行。
在草原上,享用了三年的高蛋白食物:羊肉牛奶。李琅已经有些腻味,此时,他更思念中原的五谷杂粮和美酒山珍。
李琅在外院跟几名相熟的契丹侍卫胡吹海聊,静候李居柏,直等了一个时辰,房门洞开,李居柏才从阿隆勒房中摇摇晃晃地出来。
在他身后的房内,年过四旬的永乐公主正衣衫不整,雪肤显露地跪在地上,收拾桌上男人们享受过的残羹剩菜。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