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执宰大宋 > 第275章 春节

第275章 春节(2/2)

目录
好书推荐: 盛世倾城颜 最强仙匪 暗黑快穿:这个boss有点撩! 网游之啸傲江湖 清宫风云:清穿之四爷娇妃 武神破仙穹 红旗那么飘 重生之夺天女帝 将军卸甲吧 争霸赛尔洛斯

“我们将是这个国家的先驱者,将引导天下『潮』流。”

未央说了很多,苏八娘静静的听着,她一点都不觉得未央在吹牛,在她看来,未央神仙一样的人物,就该做神仙才能做的事情,没有什么事情是未央做不到的,就算是上天入地,都难不倒未央,更何况改变区区的大宋。

未央说了很多,慢慢的困倦了,喝了很多酒,睡意涌上来,他打了个哈欠,最后看了一眼蓬莱,睡意阑珊的道:“走吧!”

苏八娘收拾了一下,随着未央走了。

春节一向是国人最盛大的节日,从古至今皆是如此,春节历史悠久,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以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礼乐文明的深邃文化内涵。“年”的概念,来自上古历法,《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均有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古人根据天地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年”成为一年四季的时间总称。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定出一年之岁首。原始意义上的岁首是指干支历法的“立春”,当天象“斗柄指寅”时,万物苏萌,天下皆春。

春节是由岁首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以一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年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迹;如岭南部分地区沿承有在新年初一拜岁的习俗,新年期间盛大的祭神祭祖节仪活动,由此可见古代岁首祭祀的蛛丝马迹。自古以来,人们都强调岁首作为一年开端的意义。《尚书·大传》中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意思是说,正月一日是一年的开端,一月的开端,一日的开端。年开端之始,谓之岁首,民间俗称新年或年节。春节民俗的形成与定型,是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是亲朋好友欢聚的日子,是人们增深感情的纽带。同时也是人们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过春节前,别井离乡的人们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春节期间,亲朋好友之间都会相互走访拜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宋代时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除夕、春节放爆竹之俗便逐渐盛行。《东京梦华录》说:“是夜,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

到了现在,未央把烟花弄出来之后,有钱人家,都会燃放烟花,庆贺春节。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捏造鼻儿(饺子);大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

未央嘴里哼着民谣,提着一封子腊肉,来到了范仲淹的门口,轻轻敲了敲门,范纯礼便开了门,『露』出了一个脑袋,嫌弃的看着未央手里的腊肉。

“师弟,大年初一的,你就带着这么一点东西,就给父亲拜年了?”

未央哼唧道:“师兄,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师弟是穷苦惯了的,家里没有余粮,这点腊肉,还是嫂子亲自腌制的,怎地?不让师弟进门不成?”

范纯仁从门里走了出来,一把把自家弟弟拉到后面,笑呵呵的道:“师弟说笑了,父亲在家里等着你呢,外面风寒,师弟快快进来。”

<!--88:85350:43694868:2018-11-2104:38:02-->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谍战:红鸾归巢 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抗战从淞沪开始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