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敦煌遗书(1/2)
第一千三百六十章敦煌遗书
夏人覆灭张氏政权之后,对瓜沙管理也比较松散,反而带来了两地的繁荣,苏油抵达瓜州之后,居然有一种穿回了唐代中原的感觉。
这种感觉是对的,“华戎所交,一都会也。”“繁华不下中原”。
有了祁焕的书信,加上苏油的大军秋毫无犯,瓜州本地豪强供应军需还发了点小财,不少世家本身就是五凉儒家诸子的后裔……世家宗主们的眼睛湿润了,这尼玛,原来就是重归华夏,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啊……
因此积极性相当高,几家大家和沙州都有贸易往来,派遣部曲骆驼,为大军带路前往沙州。
瓜州除了千佛洞,万佛峡,还有薛仁贵征西时留下的白虎关。
除了白虎关,大军继续前进,童贯看着戈壁上连绵不断的建筑模样的巨大垛子,感到奇怪:“那些是大城的废墟?”
苏油解释:“那是西北的一种地貌,由风雨侵蚀而成,看似壮美的城池。”
“里边道路繁复,不少商队躲避风沙误入其中,然后迷失路途。”
“又因为地处风口,狂风在里边呼啸的时候,会发出鬼哭狼嚎一般的声音,因此本地将它称作魔鬼城。”
作为乡导的瓜州刘氏从子刘煜之立即拱手:“大学士见闻真是太广博了,连这些都知道。”
苏油骑在骆驼上一摇一摇的:“不过我也没有见过实景,原来是如此令人震撼!”
说完拍了拍坐骑:“好牲畜啊!”
骆驼的载重是马匹的一倍还多,每峰骆驼能够背负四百斤的重物。
如果拉车,能够拉三千斤,苏油直接将一半战车的牵引换成了骆驼。
这玩意儿背着这么重的东西,每天还能够走近百里,“沙漠之舟”的名号,真不是白来的。
如今河北大骡子才放过繁育成功,最厉害的也不过才能驼三百斤,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寿命也长,有三司到四十年,是牧民们的重要财富。
现在正是骆驼的繁殖期,苏油还有幸见识了一回公骆驼打架。
同样也是母骆驼生殖期,它们会自行离开骆驼群,前往几十里外的背风沙坑处生下小骆驼,然后将小骆驼带回来。
好在从天方过来的阉割术在骆驼身上也得到了普遍应用,因此苏油现在才骑得安稳。
苏油给队伍发放的细布大口罩也终于派上了用场,用来保护呼吸。
国公心思之细密,让一班西军将领不住摇头,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沙州,前身就是敦煌,一度繁华异常。
这曾经是丝绸之路之要冲,中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
西域胡商与中原汉族商客在此云集,贸易中原丝绸、瓷器、西域珍宝、北方驼马。
与此同时,中原文化、佛教文化、西亚和中亚文化不断传播到敦煌,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
汉武帝于元狩二年在河西设置了酒泉郡和武威郡。汉元鼎六年又将酒泉、武威二郡分别拆置敦煌、张掖两郡。
又从令居经敦煌直至盐泽,修筑了长城和烽燧,并设置了阳关、玉门关,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魏晋时期的河西地区,先后建立了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等封建政权。
李暠据敦煌称王,建立西凉国。敦煌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国都。
之后凉州成为西北的文化中心,敦煌又成了凉州文化的中心。
十六国时期,群雄逐鹿中原,河西成为相对稳定的地区。中原硕学宿儒和百姓逃往河西避难,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汉魏传入的佛教在敦煌空前兴盛。敦煌是佛教东传的通道和门户,又成了河西地区的佛教中心。
前秦建元二年,乐尊和尚在三危山下的大泉河谷首开石窟供佛,造窟的风气开始盛行。
北魏灭北凉,据河西后。政治稳定,佛教盛行。其后直到隋朝,计造洞窟九十,规模宏大,壁画和彩塑,技艺非常精湛。000文学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