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1/1)
除了这几种裙子之外,那时候的女子,还穿一种叫做杂裙的衣服。这种杂裙,也是深衣的一种,它的特点就是在衣服上装饰溢臀,也就是纤臀。而瓣是指在衣服的下摆处固定的一种饰物。这个瓣一般,是由丝织品制成的,上面宽,下面尖,形状就像是三角形,并且层层重叠。而溢,则是指从围裳里伸出来的一种飘带,由于这个飘带太长了,走起路来的时候,会牵动下摆的尖角,像燕子在飞翔一样。而那个时候北方的少数民族的妇女,除了穿衫,裙外,还会穿裤褶和裲裆的。裤褶原为戎服,今谓军旅间不便,别置戎衣。所以《文献通考·王礼考七》曾经有记载,《古今注》云:袴,盖古之裳也。周武王以布为之,名曰褶。最初的汉服,虽用褶袴二字,但皆单用,不联合称之,联合多称襦袴,不称褶袴。唯有胡服,常联合用之,且多倒言袴褶,《太平御览》卷六百九十五即以襦、袴、袴褶立节,其中引文十四条,袴褶联称者十二见。汉服之褶,《释名》日,褶,袭也,覆上之言也。《急就篇》颜师古注曰,褶,谓重衣之最在上者也,其形若袍,短身而广袖,一曰左衽之袍也。观其服式,犹如汉族长袄,对襟或左衽,不同于汉族习惯的右衽,腰间束革带,方便利落。《说文》有袭无褶,其袭字解曰,袭,左衽袍,从衣,读省声。由《释名》之说,褶袭互训,意义相同,由《急就篇》《说文》之说,褶袭皆左衽,制度相同,是褶袭二字,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裤褶原为戎服,今谓军旅间不便,别置戎衣。则裤褶已非戎服,故马端临《文献通考·王礼考七》,对此发生疑问。《胡服考》推断之曰,案袴褶即戎衣,兹别袴褶与戎衣为二者,盖自魏以来,袴褶有大口小口二种,这是《魏书·蠕蠕传》中所说。隋时殆以广袖大口者为袴褶,窄袖小口者为戎衣,否则无便不便之可言矣。载在《观堂集林》卷二十二。斯言得矣。皇帝车马所出,驾士皆着平巾帻,绯裲裆、大口袴,这是《新唐书·仪卫志上》中所说。按平巾帻紫绯衣,即胡服之冠与褶,大口裤,当亦为胡服之裤,皇帝与百官所服之裤褶,制亦同此,唯兵士所着之戎服,则非此广袖大口之裤褶,盖行军驰逐,骑马作战,利用短衣窄细小口裤,古今皆然,毋庸置疑。而作“两裆”。古代的一种背心。多为布帛所制。裲裆有夹有绵,男女皆可服用,妇女穿的常饰采绣。原为古代的布帛所制的一种男女背心,裲裆有夹有绵。不过女子的裤褶和裲裆和男子的还是有些不同之处的。裲裆最初只是穿在最里面,毕竟是背心嘛,后来才开始罩在衫袄的外面,但是穿裤褶的女子,大多时候,还会在头上戴笼冠。”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