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玄甲军?马屁奉上(1/2)
有了这个沙盘,运筹帷幄、排兵布阵、决胜千里,可就并不是一句虚言空话。
虽然《后汉书?马援列传》中记载了聚米为谷、指画形势的立体地理模型,但其后的时代,真正供赞画军事行动的沙盘并没有在实践中推广。
甚至可以说,在很长的时间内,几乎没有人用过。
这本来应该是个奇怪的现象,可在中国历史上却并不鲜见。
很多新科技、新创造、新发明都是中国人首先搞出来的,但后来不是失传了,就是只在纸面上寥寥数笔,并没有推广开来,更没有在此基础上不断进步发展。
其中一个原因是知识的局限性,没有足够的科学理论及技术对新的事物和原理进行支持。
所以,即便个别智商超群或技艺高超的人做到了发明、创新,但不代表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到,很容易出现“身死艺绝”的情况。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跨行的隔阂,也就是发明创新者多数都没有文化知识,记载于书的学问人则不懂科学技术。
于是,如果后人想按照古书记载重新还原这些科技、创新,就会发现记述得太过简略,寥寥数语就需要反复研究琢磨,甚至会有歧义和争执。
比如炒钢,是炼钢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中国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但在最早的史籍记述中,也只能找到间接的描述。
象《太平经》卷七十二中所记载:“使工师击冶石,求其铁烧冶之,使成水,乃后使良工万锻之,乃成莫邪(古代的利剑)耶。”
短短的一两句话,首先是没有明确提出炒钢二字,其次是把炒钢的工艺省略到了最精简。
所以,在后世,关于中国的炒钢便有了争论。
有人为此感到自豪,老祖宗真厉害,领先歪果仁上千年;有人就说,这种方法在原理上说的通,但炉温、去除杂质等问题难以克服,在技术上不可能。
徐齐霖在后世就曾看见过网上的争论,你引经据典,我列举数据,为此争得唾沫横飞、头破血流。
老祖宗啊,读书识字、记载于史的老祖宗啊,你们当时就是不去亲自实践,可多写几个字能死啊?
说了这么多,就是说明一下中国历史上的这些怪现象。
很多创新、发明虽然载于史册,但后人读之,更多地是把它当成一个故事,当成一个传说或杜撰,当成一件说明什么的事例。而不是真的去做,去实现,去证明。
就象李二陛下,虽然看过马援“聚米为谷”的记载,却并不知道是真是假,也没有见地真正能够指画形势的立体地理模型。
所以,当徐齐霖所制的立体沙盘呈现眼前时,带给他的除了震撼,就是惊喜。
作为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能打的帝王,李二陛下对军事方面的事物,有着直觉的敏感,以及狂热的喜爱。
只要真的能把战场的地形地势侦察清楚,并以这种立体的形式展现出来。那李二陛下确实可以不出宫门,便能运筹幄幄,制定作战计划,或是掌握远方的战场形势,甚至可以及时干预,指示方略。
同样,这也是徐齐霖利用实物所提供的一个思路。对军事指挥有着重大意义,说是里程碑,也不为过。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