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三郎遇旧(2/2)
“好弟子,出来时间不短了,赶快回去,机灵点,在老太太那里。”
“好,力士走了。”高力士说。
“去吧。”李隆基难舍难分的挥挥手,眼泪掉了下来。
高力士也急忙转身,捂着眼睛,不让自己的眼泪让隆基师父看到。
李隆基也回转内室,继续修炼和规划不提。
圣历二年(699年)李隆基虚岁十五岁时,才与诸兄弟再次出阁,李隆基以皇孙身份被降封为临淄王兼潞州别驾,李隆基非常高兴,终于可以出去建立自己的势力了,这一去,龙归大海,大事必已。
这时武则天年事已高,经大臣狄仁杰等人的规谏,放弃立武承嗣为太子之念,李显被接回洛阳,仍被立为太子,皇嗣被封为相王。
长安年间(701—704年),三郎17-20岁,李隆基先在亲卫府任右卫郎将,后任尚辇奉御,负责掌管皇帝的内外闲厩马匹。
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年少美姿容,常傅朱粉、穿着华丽的衣服。武承嗣、武三思等都争着追捧他们,甚至为他们执鞭牵马。
当时,武则天已经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暮年,老病缠身的她长时间不能上朝,对朝政的控制力下降,她将二张兄弟当做耳目。
二张逐渐插手朝政,陷害宰相魏元忠,不仅跟大臣结怨,也使得武则天回归李唐、传位太子的形势发生逆转,引起了政局的复杂化,武则天母子、君臣关系也因此空前紧张起来。
武则天的孙女永泰公主因与丈夫武延基和邵王李重润一起议论二张,被构陷处死。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卧床不起,只有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侍侧。
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大臣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交结禁军统领李多祚,佯称二张谋反。于是发动兵变,率禁军五百余人,冲入宫中,杀死二张,随即包围武则天寝宫,要求武则天退位。
弱冠之年的李隆基真实的目睹了这场政变
武则天被迫禅让帝位与太子李显,是名唐中宗,随后徙居上阳宫(洛阳禁苑之东)。李显上武则天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武周一朝结束。
二月,唐朝复辟,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等皆复旧制,复称神都为东都。
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岁。
遗诏省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并赦免王皇后、萧淑妃二族以及褚遂良、韩瑗、柳奭三人的亲属。神龙二年(706年)五月,与高宗合葬乾陵。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