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人杰地灵(2/2)
翟让,司隶校尉翟进之君父,御史大夫,“贰于司徒”,司徒“金印紫绶”,御史大夫“银印青绶”,是副职,官位比司徒低,但却高于九卿,有“司徒之副,九卿之右”之名,其职责是辅佐司徒,总理国政。
由于御史大夫主管图籍秘书、四方文书,熟知法度律令,因此握有考课、监察和弹劾百官之权,这种权利有时甚至超越司徒。翟让与“内察京师百官、外部诸郡,封侯、外戚、三公以下,不论尊卑,无所不纠”的司隶校尉翟进,一道被尊称为“铁面父子”。
具体负责上计差事的司徒公袁奉,自是感应出一旁翟让的细微眼神,自然也瞧出其中的微妙来。不过一双洞悉世事的老眼,只转了转,便开口道:“今日轮到汝南郡了,诸位大人都清楚,计簿审核差事繁重,好了,话不多说,现下就开始吧。”
大汉朝的上计分为县级上计于郡国与郡国上计于朝廷两级,县级上计于郡国时有计断九月之说,而郡国上计于朝廷,便是这岁末的全国上计。
而这岁末的全国上计工作主要是审核各地郡国报上来的集簿,也就是一辆辆牛车满载而来的上计簿。
真正审核计簿时,是要逐郡分别审核。大汉朝又号称百郡千县,单是一个郡只审核一日,百郡也要三个多月的时日。
是以,司徒袁奉才说差事繁重,可见并无虚夸的成分。
待梁夜络见识到之后的情形后,只觉得袁奉的话还是言轻了。
郡国计簿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一是该郡行政编制,也就是所辖的各县、幅员,以及官吏配备等的基本情况;二是户口、垦田情况;三是钱谷收支状况。
说白了,一句话就是: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上其集簿。
就因为有钱谷入出一条,所以总领“国之渊”的大司农牟乘,也要参与郡国上计的审核。
牟乘方才客套地问候了汝南郡郡守梁竟,其实也有另一层含义——不外乎梁竟乃大鸿胪梁冀之庶弟,大鸿胪梁冀又是大皇子慕容佑的岳父老丈人这一事实。
其实,梁竟别瞧着是其庶弟,却行事老练圆滑。梁夜络在西平齐坞时,便知晓梁竟时常与西平侯齐厥有书信往来,当日自己提议开粥棚一事,便是拜这位汝南郡郡守梁竟的刺书来信所赐。
可见这梁竟处事之老练圆滑,便是里子面子都要捎带上西平齐坞。
不过,大司农的有意无意关照,还是没能令汝南郡郡府各计县的户口数好看多少,当堂下埋首计簿的计吏报出西平县人口数时,堂上堂下,梁夜络还是听到了轻微的吸气声!
因为,西平县之登录在簿的户口数,较之一般正常年份,竟然少了五分之一!
这大大出乎了梁夜络的意料之外。
不料,接下来计吏报上的户口数,情况更遭。有的受灾严重的县、乡,十室九空,人丁数锐减,最多的县、乡,户口数竟然锐减了三分之一还多!
其荒芜的垦田数就更多了。
但,即便这样,审核的工作量还是大得惊人!
不但户口数要重新审核一遍,垦田数也要来一遍。
这样一来,就要求堂中空地上蓄势待发的几位计吏,大展身手,运筹计算。
对于计簿上行政编制、官员配备一项,倒是没有多少变化,只要核查统计一遍即可。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