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四章 我活得只像我自己(2/2)
由于付刚工作室拍摄的《寻道者》纪录片,主要讲述了阳离子的故事,一些喜欢这方面的人也开始打听寻道者这个团体,有人自发来到这个地方做一个寻道者,尤旗东庄的建筑范围也在逐步扩大。
这里是阳离子设想的理想社会,大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众人各展所长,自主劳作,每周有固定的时间大家进行交流,可以存在不同的意见,但大家只是表明态度,不去争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践。
目前由初建尤旗东庄的几个人为领导集体,但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到村庄的事物上来,采取集体投票的方式,领导集体不是决策者,而是集体选择之后的执行者。
村庄里有公用食堂,拒绝每家每户开火,这是一种态度,摒弃利益之争。每个人也个求所需,但不能奢求,这些其实都需要一些资金的支持。现在尤旗东庄还不能自给自足,很多货物还需要外运,成本也不低。
等到几十年后,沙漠变成绿洲,真正能做到有干净的水源,有自己的农田,甚至有自己的作坊,通过对外交换获得村庄的必须生活物资。村庄内部禁止任何交易,所需物品提前报备,统一购买,统一发放。
现在村庄内部还在不断进行改造,阳离子好找大家尽量不要与他人进行比较,做事情总会有快有慢,有好有坏,大家尽量帮助他人,而不是去埋怨。
如果有人做出的事情违背了村庄的制度,大家可以采取公投的形式,决定这个人是否还能留在村庄。
宋亦路看了尤旗东庄的制度,也告诉阳离子还需要监督机制,如何保证监督机制正常运行,又不成为某些人手中打击异己的工具,还需要完善制度。
宋亦路知道制度建设会越来越完美,但制度是人创建的,也是人在管理制度,人在监督制度,制度约束的还是人,最终问题不是制度,是人的问题。
第一代人能执行制度,不代表以后的人都能遵守并执行下去,最终还是人破坏了制度,或者一次一次冲击制度,最终制度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制肘的工具。
人的不和谐造成了制度上的缺欠,制度本身没问题,有问题的一直是人类自身。
他看见了不见得会去说,说了对方不见得就能意识到,即使意识到了,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人是复杂多变的动物,人心叵测啊。
尤旗东庄没有统一的思想,其实这一点与孔子有些类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让弟子寻找自我。可孔子死后,他们的弟子明面还在一起,甚至找相貌像孔子的人作为领头者,可内心已经分崩离析了,因为他们没了精神支柱。孔子下面的七十二贤尚且如此,普通人又如何能够避免呢?
孔子的弟子虽然没打起来,后来形成的儒家也不是铁板一块,形成了不少思想派别,文人斗起来只会更加凶残,死亡都是事情,可能满门抄斩,断子绝孙。
文人做斗争的时候一样用孙子兵法,三韬五略,三十六计,所以千万别看兵家,什么时候都用得上,对敌人可以用,对自己人更狠。
尤旗东庄的第一代人都是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个安静的心灵场所,他们大多数人能抵御外部的诱惑。可一旦他们的下一代在这里成长起来,是没见过外界的丰富多彩,他们不是有免疫力,而是很难抵御这种诱惑。当下一代有人见识到外面的世界,会对尤旗东庄的下一代造成非常大的冲击,甚至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都可以预见到尤旗东庄的分裂。
所以,尤旗东庄搞实验可以,但孩子成人之后要让他们自己选择,出去还是留在这里。同时不断接纳外部人员,村庄出去容易,进来难,必须经过考核,这其实也很难保证什么。
宋亦路自认不是个悲观者,他只是个面对者,他见过太多的事情,自己也做过实验,知道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