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回 北方的混乱(一)(2/2)
王修的人逃了回去,把此情详细地汇报给石勒,石勒听后大怒,遂公然与刘曜翻脸。既然翻脸了,那就要名正言顺,石勒的下属一齐劝石勒称帝。石勒便于东晋元帝大兴二年(319年)称赵王,改称赵王元年,史称后赵。
一山不存二虎,一个国家不存两个赵王,刘曜与石勒的战争正式开始了。
东晋成帝咸和二年(327年),刘曜使凉州的张骏归附,石勒大败拓跋纥,双方都各自扫除了后患。咸和三年(328年),正当东晋的联军和苏峻交锋之时,刘曜与石勒也将展开一场殊死的决斗。
石勒的原计划是先拿下河东(今山西运城、临汾一带)地区,将其作为进攻关中的跳板,如果从洛阳西进,将面对易守难攻的潼关。而河东的蒲坂(今山西永济市),更是双方争夺的要点,如果刘曜占据蒲坂,可以配合潼关的防守,将石勒的军队阻挡在黄河以东。如果石勒占据了蒲坂,那么潼关也将失去应有的防御作用,河东唾手可得,进军关中指日可待。
咸和三年七月,石勒令石虎率领4万大军从轵关(今河南济源市)出发,向刘曜的河东郡发起进攻。前赵在河东地区50余县纷纷投降石虎。石虎大军随即推进到黄河岸边,开始进攻蒲坂。
刘曜知道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深知蒲坂对于关中的重要性,打算御驾亲征,但是又担心凉州的张骏和仇池的杨难敌乘虚突袭长安。听了曹平乐的劝告,令河间王刘述征发氐羌部众屯驻在秦州,以稳固长安。
安顿好了后方,刘曜便亲率大军,起倾国之兵从卫关北上渡过黄河,前去支援蒲坂。石虎见刘曜兵多,便向后撤,刘曜率军追击,大败石虎。石虎的副将石瞻战死,后赵阵亡士兵的尸体延绵200多里,一直败逃到朝歌(今河南淇县)。
刘曜乘势南下洛阳,挖开洛阳城西北的大堤,用水灌金墉城,另遣别将进攻洛阳东面的荥阳等地。后赵的荥阳太守尹矩,野王太守张进等纷纷投降了刘曜,一时震动了整个后赵的天下。
本来石勒是取攻势,占尽上风,不想一场战争,迅速大败,后赵一时处在了风雨飘摇之中。
原来石勒最得意的谋臣是张宾,张宾病死,现在能拿得出手的谋臣就是世子石弘的舅舅徐遐了。对于徐遐,石勒有些不满意,认为他的谋略远远不如张宾。这时候,刘曜已经攻到洛阳,石勒就问徐遐、郭敖一些大臣:
“刘曜已经打到洛阳,洛阳一丢,整个中原就算丢了。为了振奋全军的士气,朕决定御驾亲征,不知爱卿意下
如何?”
徐遐连连摇头:“不可,不可,陛下切不可以乱动,还是稳坐襄国,赵国才能稳定。一国之君亲自远征,胜了还好,要是败了,局势不可收拾。”
石勒再问:“那个刘曜也是一国之君,他都来了,我为什么不可以迎敌?”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