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少年行(二)(1/2)
();
数百里北途,他们走过了三十余座村庄,十座古镇和三座城。
苏锦麟渐渐明白了,卢老头儿,齐先生和老爹嘱咐他的那些话,不是开玩笑。
在文圣庇护的春秋天下中,敢于显露真身的修士或是山精鬼魅,少之又少。
所以呢,偶有途径某座荒山时,因江初雪特殊的还阳体质,才吸引了几只孤魂野鬼来一探究竟。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苏锦麟第一次见着鬼。
“鬼魂”确如民间戏文里编纂的一般,面容就是生前死状,有惨遭横死,丑陋骇人的,也有清清爽爽,寿终正寝的,鬼魂形体近乎于透明,双脚浮空,多在夜里游荡。
众人行至山脚时,苏锦麟忽然觉得天寒地冻,阴风阵阵,一个转身间就看见了数只孤魂游鬼围着江初雪周身打转,鬼声低语,迟迟不肯散去,隐约可见的是,它们对于那柄大红伞皆是垂涎三尺。
可照余音的话来说,这些鬼物根本没有道行,纵然是民间稍有真章的道士都可轻易除之,更别说她了。
她是在酆都的修罗场,浴血杀敌而成的剑修,杀气内敛却无比澎湃,她就算刻意压制了修为,也不是寻常邪祟阴物敢招惹的,类似于周身自成一座剑气小天地,触之必死。
更何况余音身负谪仙剑镇狱,虽说她已经用家乡独有的可遮蔽剑气的玄铁为其打造了剑鞘,可“谪仙”之威,岂是区区几只小鬼胆敢抗衡的?
遂余音视若无物的继续前行,丝毫不在意。
江初雪还礼节性的用鬼语与它们交谈了几句,然后道别,继续赶路。
倒是苏锦麟好奇心大盛,一直跟在江初雪身边,假模假样的和鬼魂寒暄几句,反正鬼说鬼的,他说他的,牛头不对马嘴,一拍两散。
可他觉得那些鬼魂非常惧怕他,甚至是避之不及。
江初雪掩嘴一笑,指了指他右手手腕处,遮盖在衣袖里的那串沉香佛珠。
“锦麟哥哥,我不知道这串佛珠的来历和底蕴,可凡是与道佛相关的事物,都带着‘正气和阳气’,阴鬼邪祟不敢靠近,唯恐引火上身。”
她还认真道;“锦麟哥哥是读书人,君子坦荡荡,心中生浩然。”
苏锦麟被夸的面红耳赤,春光满面。
余音在旁一笑置之。
后来苏锦麟问余音,为何不御剑腾空北上,省时又省力。
余音闻言,翻了个白眼,鄙夷道;“文圣订立的雷池规矩,不单单是受‘山上’推崇,俗世王朝供养的仙修和军中大将更是一板一眼的履行职责。谪仙人之下,胆敢试探‘规矩’,瞬间就会被各方势力抹杀,我呢,的确有些自负,可我还不想死。”
苏锦麟擦了擦额间的细汗,识趣的闷声离开。
可能是因为“规矩”太广太繁杂,所以九百余里的游历中,他们只遇见了十几位云游散修。
苏锦麟也渐渐明白,但凡在民间历练或是大隐隐于市的散修们都覆着一层俗世身份,多为江湖豪阀座上宾和某些府邸的贵客供奉,再不济就如某位高挑汉子似的,开一间杂货铺子,安安分分。
苏锦麟本想搭讪寒暄几句,可余音说他们都是下五境的山底散修,高不成低不就,本就想着在俗世享受荣华富贵,才会长驻人间,一般来说,他们有自己的领地地界,对外来修士十分敏感,我们没必要接触,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即可。
苏锦麟想了想,觉得余音说的在理,遂继续北上。
之后他们路过位于清泉城西北的一座小村庄,因为天近傍晚,众人一合计,当晚便在小村庄落脚,余音和江初雪皱了皱眉头,一眼就看穿了这座“村庄”的本体,可碍于苏锦麟和江滚滚两人的欣喜若狂,她们很默契的选择沉默。
只是苏锦麟托付村户做的大餐,她们俩一口没吃。
翌日清晨,苏锦麟正在呼呼大睡,冷不丁被余音叫醒,说是要带他见见世面。
苏锦麟睡眼惺忪的“嗯”了一声,他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一堆破烂蒿草中,他嘀咕道;“昨天夜里我明明睡在床上的啊……”
说来奇怪,村庄白天压根见不到人,苏锦麟放眼望去,哪里还有昨夜所见的错落有致的村庄建筑?
阳光下,尽是残垣断壁,破财祠堂,坍塌小庙。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