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少年须北上(五)(1/2)
();
浩然书院不大,也就寻常十三四户人家大小,书院外围修建了一圈半人高的矮墙,以隔开大街小巷。
书院拢共一间教室,狭小的屋子里,摆放了十数张供学生伏案就读的崭新桌椅,桌椅虽说摆放的很整齐,但仍略显拥挤。
屋子最前端是先生的桌案,案上层叠着几本泛黄老旧的书籍,陈列着几方品质不俗的玉石印,因无人打理,蒙尘已久。
摆放在桌案上的砚台底下,压镇着一张熟宣纸,纸面空白。
齐仲春望着白纸,笑而不语。
全天底下只有寥寥数人知道,熟宣之上曾有某位少年写的八个字,隽永大气。
“春秋山河,泽被苍生。”
酆都洞天中,少年书就的八个字曾迎对圣人之词,无与伦比。
书院的东南角还有一小片菜地,种满了瓜果蔬菜,色泽犹润。
此时正有一位高大老人,挽起衣袖,卷起裤管子,拿着小锄头乐此不疲的翻腾土壤,时而蹲下时而附身观察,但听高大老人自言自语道;“读书人真是有好生之德啊,至今为止,齐先生应该镇了你整整百年了,先生没准还给你念经诵文《金刚咒》和《西天渡灵》等等诸如此类,你多多少少也该听进去一点儿吧?你就不能心怀感恩,转世投胎去嘛,怎么,做个阴煞野鬼很有趣?何苦来哉。”
高大老人拿小锄头挖下土壤一尺,仍是见着丝丝缕缕的黑气,这些黑气遇着阳光便渐渐消散,然后依附在鲜黄湿润的土壤上,他痛心疾首道;“唉,想来这就是‘西天净土’,被你毁成这副黑漆漆的脏模样,真是可惜了,齐先生真是好脾气……”
高大老人就这么自言自语的碎碎念,忽然,菜地猛然震动,好似下面埋了什么不得了的活物。
“本大人是不是说太多了?好了好了,你这鬼物若是嫌唠叨,吱个声就好了,何必大动肝火,我张玄龄虽说不是什么道佛圣人,但起码也是个谪仙,你太放肆了。”
高大老人摇了摇头,蹲下身子,用他略显干枯的右掌轻轻按在菜地上,“下不为例。”
与此同时,远在不知几十里外的山窟中,有五道青白电光,轰然贯下,爆裂作响。
电光炸向之处,是一座只有半层楼高的八角铜塔,塔身贴满了道家镇邪压祟的黄纸符箓。
霎时间,一道凄厉的女声撕心裂肺的从铜塔之中传出,悠悠扬扬。
高大老人正要继续按下左手,忽然有醇厚温润的嗓音在其身后传来。
“张大人,不请自来,随意毁坏私人农地,可是朝廷作派?”
齐仲春不知何时来到了菜地小院,他单手负后,望着高大老人,神色淡然。
“先生和师弟总说我脾气太好,很容易被人欺负,蹬鼻子上脸。张大人,你觉得呢?”
高大老人笑着的挠了挠后脑勺,不动声色的整理好衣襟,轻轻挥袖,自有权贵气度。
他走至清秀儒士身前,亦是双手负后,不卑不亢道;“咳,老夫不过是在下棋,偶然间发现了书院里的异象,怕有邪物作祟,特来压镇。不曾想,齐先生如此有好生之德,竟意图超度鬼神,助其转世。”
清秀儒士沉声道;“我齐仲春不过一介草民,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不劳烦张大人费心费力了。”
高大老人轻笑一声,直截了当的岔开话题,忽然说道;“齐先生,接下来我要说的,或者是大庆王朝想要说的,我不希望有第三个人知道。”
清秀儒士叹了口气,大袖挥摆。
顷刻间,九天之上的一株婆娑玉树,随着清秀儒士的震袖,旋即飘落下一片大如山岳的翠绿叶子,无形之间笼罩了整座学塾。
一叶障目。
“但说无妨。”
“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玉砚山屠龙一役,所激起的浪,太过惊世骇俗,简直就是滔天海啸。”
“三座天下的谪仙神祗,谁不虎视眈眈?谁都想分一杯羹。可是呢,碍于文圣和卢前辈之威,绝大多数聪明人都忍得下这份心思。”
“可一碗水端不平,林子大了什么飞鸟走兽都会有,总归有些个不要命,不怕死的,呵呵,文圣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齐仲春轻轻回应道;“富贵险中求。”
“先生大学问。所以啊,三座天下中,以往避世不出,潜心修行的某些老祖巨擎,纷纷出关,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甚至是某些声名不显的山野散修突然跻身第十境,一夜成名,出道即巅峰,他们的心思就难猜了,兴许是眼高手低,自寻死路,也可能是想亲眼见上钟山之神一眼,就值当了。”
“总而言之呢,近半年内,光光是在临仙城周遭徘徊不散的上五境大修士就有百位之数。”
“就连差一步超凡脱俗的谪仙人,都有一手数之多,何其恐怖?”
张玄龄摸了摸腰间的金字玉佩,压低嗓音道;“齐先生,我和从前的苏淮南是一路人,不太在乎繁文缛节,我入朝为官只是个幌子,皇上也是默认许可的,我替他出谋划策打天下,他给予我需要的,嗯,说白了,就是各取所需,谈买卖交易……”
齐仲春微微蹙眉,出言打断道;“张玄龄,你不配和他相提并论。他本姓苏,却不名淮南,庆帝也是知晓的,所以不仅仅是‘山上’,就连不明真相的‘山下’都没人敢招惹剑庄。”
高大老人唏嘘着点了点头,自嘲一声,回答道;“唉,我和他算得上是一路人……他敬重先生,却从不曾畏惧先生。”
高大老人笑容可掬,字字如刀,“张玄龄亦然不惧。”
齐仲春面无表情。
百年前,高大老人忽然停止云游,下山坐拥庆国宰辅及国师双位,成了万人之上的权贵时,他就隐约猜到了高大老人的真实身份,只是看破不点破罢了。
有些事情,不必分毫必争。
“当年齐先生自愿入世,坐镇此方天地,维护俗世秩序,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镇压烛龙老祖。庆帝欣然应允,甚至一切规矩都由先生自立,朝廷绝不干预。”
“先生在此,自然没人敢找麻烦,可当年先生创立浩然书院万事从简,说想清净,真的就一直清净。”
“但先生可知,这份清净,乃是庆帝不惜亲自出面,回绝阻拦三界中,一批接一批慕名而来,想结识先生的仙修散人。”
张玄龄笑了笑道;“先生扪心自问,庆国是否尽心尽力?”
齐仲春轻轻颔首。
“既然如此,屠龙将近时,先生为何远走酆都洞天?因为卢前辈和先生不见踪影,所以一直徘徊在临仙城周边的大修士觉得有机可乘,蠢蠢欲动,他们甚至结盟,想进城入剑庄,反客为主。”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