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躲不掉的相遇(1/2)
();
听众所给陆予宁的热烈掌声,虽然是丢了一股压力在夏茵茵的身上,但几次的磨练下来,夏茵茵已经可淡然处之,不再畏惧。
这个战场,是她和蓝沐风的战场,由蓝沐风带着她一路走来,教导她,陪伴她,带领她……而今天,便已经是这场文艺战争的最后一战了。
走上台经过舞台侧边通往后台的门时,夏茵茵的嘴角边泛起一片浅笑,她知道,蓝沐风此时脸上的表情也是与她差不多的。
在钢琴前坐下,稍稍拉了拉裙角,然后阖上眼睛,夏茵茵试着回想上课时蓝沐风所教她的每一个细节。
蓝沐风的声音,在她耳边轻声低语着。
“茵茵,你要先想像你站在一个岸边,一艘小船停泊在岸上,你走向小船,伸手轻轻一推,把小船由岸边推了出去,你坐上小船,然后一场美丽的梦就开始了……”
轻轻一推……夏茵茵伸出了左手,弹下了第一个八度音程,接下来加入了右手,弹出了一连串美丽的音符。
“海浪轻轻地推着你所乘坐的小船,波浪拍打着船身的韵律,就是你心中应有的韵律……”
夏茵茵从内心想像着波浪的律动,左手弹出了波浪的律动。
“你的音色要像珍珠一般,清晰却不尖锐,圆润而又温和,每一颗音符都必须充满了情感,散发着淡淡的柔和光彩……用诗人的心灵去歌唱,把世俗中一切的烦扰都抛到大海里,随着浪的泡沫飘远……”
在左手波浪的衬托之下,她的右手弹出了一句又一句的美丽旋律,宛如一颗又一颗彩色的珍珠,串起了一连串美丽的梦。
……当乐曲走到了夏茵茵尚未完全领悟的段落与乐句之处,夏茵茵遵照蓝沐风的意思,按照自己的所能够理解的,毫不矫揉造作地弹过了。然后,在一波又一波的情感堆砌之下,曲子渐渐走向了高点。
“将你的情感毫无保留地倾泻出来,让汹涌的海浪翻搅你内心深处所有被你埋葬起来的情感,把你自己化作音符爆发出你最真实的热情和情感,一点都不要剩下,连那么一丝一毫都不要保留!”
蓝沐风真挚的呼喊声犹在耳畔,她跟着蓝沐风的呼吸声将音符一波又一波向上推去,直到最高峰,直到情感如火山爆发,喷发出炙热的熔岩,直到喷发殆尽的那一秒,毫无保留的,无怨无悔的……
“……最后只剩下了一片美丽的彩霞余晖,那一整片的紫红色映照了整片天空与大地。而此际,你的心,在激荡之后,随着满天那生了翅膀的瓣,朝着紫红色的天边飞去,直到天的尽头……这美丽的梦,却永在心中留存,没有穷尽……”
弹完之后,台下安静得出奇,观众们似乎都忘记了呼吸,偶尔有一两声忍不住而咳出来的咳嗽声,竟显得格外的刺耳。
就算是夏茵茵自己
,也因为忙着整理自己的心情而再次闭上眼睛。良久之后,才开始了她的下一首曲目,拉威尔的“加斯巴之夜”。
“加斯巴之夜”一共由三首曲子组成,分别是“水妖”、“绞刑台”、“史卡波”。
平常在练习的时候,蓝沐风就极为赞赏夏茵茵的“水妖”,认为她“不但在气氛的掌控以及音色的控制上相当的好,甚至远远超过了她这个年纪的学生所能掌控的。”不过,蓝沐风却只告诉了夏茵茵前半句话,说她“气氛的掌控以及音色的控制”都“还不错”,后半句却没说,因为他认为没有必要。
不需要太多的称赞与赞美,因为蓝沐风不希望夏茵茵骄傲。对蓝沐风而言,骄傲,是每个人阻挡自己进步的凶手之一。
“绞刑台”是慢板乐章,充满了阴沉与死亡的气味,夏茵茵经历过母亲的死亡,因此就她这个年纪来说,这个乐章她算是表现不俗。
至于最后一首“史卡波”则是全曲最终的高点,描写小矮人精灵在夜晚在房间里的嬉闹玩耍,技巧极其困难,不过,再难的技巧夏茵茵都有办法很快的克服,蓝沐风并没有什么要特别嫌弃的地方。
这三首曲子的原诗,蓝沐风也都帮夏茵茵翻译过了,因此夏茵茵弹起来更是得心应手。
一曲终了,当夏茵茵弹完向观众敬礼的时候,她似乎感觉到听众给了她相当热情的掌声,舞台的灯光刺着她的眼睛,她再度下意识地微微望向了此刻是在她右方的通往后台的门,虽然看不到,但是她知道蓝沐风坐在那边,也正和听众一起为她鼓掌。
在热情的掌声之中,夏茵茵的泪水在眼眶中涌现,她竭力控制住眼泪没有让它们掉下来,因为她很怕泪水一旦模糊了她的视线,她在走下台的时候会因为看不清楚脚下的阶梯,而在众目睽睽之下跌倒。
那,可就糗大了喔。下台后,夏茵茵回到了等待区去坐,叶哲和陆予宁也都还在,拉着裙?要坐下时,夏茵茵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多心,只觉得由陆予宁精明的一双眼睛中射出了一道尖锐冷冽的目光,敌意盎然。
就在这时,最后一号沈秋白已经开始弹奏了。
专注地听了一会儿沈秋白的弹奏,只听他弹得比起叶哲和陆予宁都温和得多了,音乐诠释也跟他人一样,文质彬彬。夏茵茵认为他的“船歌”既不是“战船”,也不是“快艇”,因此夏茵茵给他的“船”取了个名号,叫做“文雅号”。
或许“文雅号”比起战船或是外快挺都要来得好,但是沈秋白的弹奏又似乎稍嫌过于温和,温和到情感的爆发都被隐忍住了,没有冲到高峰。就这一点来说夏茵茵觉得有点可惜,总觉得还缺少了些什么,内心中还有一块没有被填满。
“船歌”之后,沈秋白弹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