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神赐之地(三十二)(1/2)
移民全球正文卷第七百五十九章:神赐之地在地球上,热带地区是雷电爆发频率最高的地区,占比超过70%。
这当中发生频率最高的,是全球两大雨林之一的“刚果雨林”,面积仅次于亚马逊雨林。
不过全年无旱的高降水,使得热带雨林地区的雷电,并不会频繁的转换为火灾。
在热带地区以外地区,雷电灾害最为密集的就是潘帕斯草原,其密集程度甚至超过了,热带属性的的亚马逊雨林。
如果说,热带雨林气候区,多到要溢出来的降水,能够有效阻止雷电变化为火灾的话,那么降水没那么多的潘帕斯,就没那么幸运了。
一如人类的大规模砍伐,会让需要较长生长期的森林退化一样,过于频繁的森林大火,同样能够破坏乔木们,繁育后代的努力。
相比之下,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生命力就要顽强的多了。
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很好的帮助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
既然潘帕斯草原在降水问题上,要比之“典型草原”要优越的多,那么它在感官上,与国人通常从蒙古高原,
得来的草原形象,会不会有什么不同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高”。
很显然,更多的降水能够促进草的生长,适配出更为优质的牧草品种。
生态学中,一般把1米以上的草称之为高草。
30厘米以下的称之为矮草,由于降水量少,以这个标准来看,蒙古高原的大部分草场,都只能被归类为“矮草草原”。
每一个游牧者,都希望自己的牛羊,能吃到最肥美的牧草,长久以来,“风吹草低现牛羊”是北亚游牧m族,所最为憧憬的草原场景。
然而,即使在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呼伦贝尔草原”,她因为在大兴安岭山麓,最高的牧草也不过1米多。
反观,整体温润的潘帕斯草原,牧草的高度七八尺则是非常平常的事情。
比如被潘帕斯草原原产的典型草种,被国人称之为“蒲苇”的“潘帕斯草”,植株高度就能够达到惊人的一丈。
这使得潘帕斯草原在类型上,被认定为是典型的“高草草原”。
实际上,潘帕斯草原并不是地球上,唯一的“高草草原”,在北美也有一片“高草草原”。
关于这片草原的观察成果,可以为潘帕斯草原前世及未来走向提供参考。
在“雨影效应”的作用下,从落基山脉到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米国腹地,的降水呈现出“西低东高”的走势。
这片腹地的西半部,就是之前已经解读过的“米国大平原”。
只是,要再次强调的是,所谓“大平原”,只是当年为了开发西部,所做的有意误导,这片平原最准确的命名,应该是“米国大草原”。
“米国大草原”的西部边界是明确的,那就是落基山脉东麓;至于东部边界则相对模糊,一般被认定在西经97度一带。
其实地势可以帮助大家找到明显的边界,简单点说,当我们在地形图上,找到500米的等高线,就等于找到了,米国大草原的东部边界。
如果,只是想在直观的感受下“米国大草原”的范围,则可以在米国行政图上,试着找一下,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