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大国崛起(七十七)(2/2)
公元999年,羽翼渐丰伽色尼王朝,联合中亚的喀喇汗王朝一起,
攻灭了原来的宗主——波斯人的萨曼王朝,由此,阿姆河成为了两个突厥政权分割线。
基于自己的原始属性,伽色尼王朝非常倚重,来自突厥地区的军事力量。
这些支撑王朝的突厥军事力量,不仅包括奴隶军人,也包括从中亚草原南下,依附王朝的突厥部落。
比如,在11世纪初,横扫整个中东地区的塞尔柱人,在这一时期,被允许定居阿姆河之南,帮助伽色尼王朝镇守北部边境。
最后,他们成为了后世土库曼斯坦的源头。
在此之前,从阿姆河到伊朗高原的呼罗珊地区,主要为操伊朗语的民族所覆盖。
从地缘角度看,这意味着,随着伽色尼王朝,在兴都库什山脉南北建立统治,一条从河中地区,
通往印度河平原的“突厥/y斯兰走廊”,在新的千年到来之即被正式打通。
攻灭萨曼王朝之后,富庶的旁庶普地区,于公元1001年,成为了萨曼王朝的下一个目标。
随后的20多年间,伽色尼王朝完成了这一目标,并一度攻入恒河平原。
从绿教世界扩张的角度看,伽色尼王朝的这次征服,最起码有两个贡献:
一是,第一次采用了“苏丹”君主头衔,名义由巴格达的阿拔斯哈里发授予。
此后,这个原义为“总督”,名义上维护哈里发zj领袖地位的称号,为突厥/绿教系君主国,所普遍采用。
二是,在印度河上游地区,推进绿教化。
在突厥人入侵之前,这个m族混杂的地区,曾经是各种宗j交融之地。
佛教、印度j信仰非常普遍。
加上之前,阿拉伯人在信德、南旁遮普地区,打下的基础,绿教终于成为了,印度河流域的统治者。
对于印度人来说,印度河平原被外来m族征服,已经成为了常态。
恒河平原的湿热气候,似乎成了一切强势入侵者,不可逾越的障碍。
迦色尼王朝统治旁遮普地区后,与恒河印度j世界之间,所维持的平衡状态,亦容易让人感觉,
一旦分裂的北印度重获统一,很有可能如孔雀、笈多两大帝国一样,收复印度河平原的。
至于有没有可能,让那些已经归信绿教的“印度人”,回归印度j,就很难预料了。
然而,印度人所期待的新本土帝国,并没有出现。
他们与西北入侵者之间的平衡,在另一个来自,阿富汗的新突厥政权——古尔王朝崛起后宣告结束。
古尔王朝是由一支,显然受益于,突厥通道及迦色尼王朝,军事上倚重突厥人的政策,
定居兴都库什山脉西部,“古尔地区”的突厥部落所创建的。
12世纪中叶,在伽色尼王朝,陷入衰弱之后,古尔王朝成为了,前宗主的掘墓人。
被迫退往旁遮普地区的后者,并没有稳住阵脚,很快在1182年,便为古尔王朝彻底取代。
接下来的古尔王朝,并没有止步,而是试图一鼓作气,拿下的恒河平原。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