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大国崛起(十四)(2/2)
当然,从更深层次解读的话,也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源自母系社会结构的遗风。
毕竟在外族入侵之前,马格里布柏柏尔人内部,也同样会出现分化。
相比那些融入文明以沿海定居柏柏尔人,原本被挤压到山区的游牧者的社会结构,会更为“原生态”。
对试图改变其习俗、生存方式的入侵者,也更不容易妥协。
不过具体情况是否如此已经不重要了。
马里帝国崛起之时,在萨赫勒地区已经定居了几百年的图阿雷格人,已经成为沙漠以南,一直不可忽视的“土著”力量才是最重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图阿雷格人的南下,对打通跨撒哈拉贸易通道肯定有所帮助的。
但从z治和组织角度来看,这一功劳还是要算到阿拉伯人头上的。
基于撒哈拉沙漠的覆盖范围,小规模的穿越行为风险是非常大的。
比如,你很有可能在到达下一个绿洲补给点之前就断水。
在这种情况下,商队就需要派出机动力强的成员,前往补给点为大部队带回补给。
为了应对恶劣的环境,一支商队规模通常会达到上千,甚至上万峰骆驼。
凡此种种,没有经验和良好的组织力,是做不到的。
原本在阿拉伯半岛,就拥有足够的沙漠贸易经验,并用j法武装起来的阿拉伯人,做起来要有优势的多。
当然,既然萨赫勒地带是连通西非产金地,与马格里布地区的必经之地。
已经属地化的图阿雷格人也不可能不尝试,在跨撒哈拉贸易中分一杯羹的。
与那些谋求贸易利益的商人群体不同,作为一个外来族群,包括图阿雷格人在内的,北方游牧民族的渗透。
本质是一种移民或者说殖民行为,其对一个地区地缘结构改变的影响,也是最为深远的。
比如,曾经强大无比的大英帝国在崩溃之后。
真正能够与之结成紧密同盟关系的,正是当年殖民成功的那些“新大陆”国家。
将“殖民”这个概念,回归到本质的种族扩张层面,再做进一步分析又可以发现,能够让英国人殖民成功的“新大陆”。
都是土著民族人口很少、文明层级较弱,且处于温带的区域,在印渡就没有“殖民”成功。
为此,我们需要看看,外来入侵者在黑非洲的土地上,遇到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族群和环境。
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h皮肤z族来说,简单的用一个“h人”,或者更学术一点“尼格罗人种”的概念来涵盖,是有失偏颇的。
总的来说,非洲属于典型“尼格罗人种”的有两个族系:苏丹尼格罗人与班图尼格罗人。
大体来说,我们在尼日尔河-乍得湖一线的中/西非地区,看到的“h人”,属于苏丹系。
而赤道两侧及其以南的南部非洲地区,则大部属于班图系。
前者的皮肤更为黝黑,后者则相对较浅一些。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