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1/2)
();
那军士回答他道:“自从晋律颁布以后,这洛阳街道上叫卖的市侩商贩都必须要这样打扮。头巾上要写上自己的名字和所卖物品,脚上穿的鞋子也必须是一黑一白,这样便于识别身份。反正市侩商贩本来就卑贱,这不足为奇。”
徐明之真感觉有些让人无语,这上层的士族阶级一边嘲讽商贩低贱,一边背地里也从事这种低贱之事。名门高第又怎么样?没有这些商贩你们吃的用的还能从天上掉下来?叹了口气继续往前走,反正自己在这发牢骚也没用。
他们要从洛阳内城的南门进入,首先经过的地方是洛水,整座洛阳城就是紧挨着洛水修建而成,也可以说它是洛阳城的天然护城河。洛水上横卧的石拱桥叫做永桥,过了永桥便是外郭城,整个外郭城全是土坯版筑而成,其高度看起来还没有下邳城的城墙高。进了外郭城便是灵台,这里是整个国家观察星象天文的东方。整座灵台的底座都是用巨石堆砌而成,上面第一层是环筑回廊式建筑,再往上第二层是拱顶木质建筑。当年张衡观察天文和研究地震仪的时候就是在这个地方,一晃数百年过去了,现在的晋国依旧沿袭着汉魏的制度把灵台保存了下来。
站在灵台的方向往前看就能看到洛阳内城的高大城墙,这城墙显然比吴都建业的要气派上许多。密密麻麻的凹凸垛口全是用砖石堆砌而成,城门上旌旗飘荡,一个个手持长矛的军士昂首立在垛口处目视前方。
内城的南门叫宜阳门,如果换做平时的话他们是没资格从这个门进入的。还好皇帝司马炎提前下了命令,不用他们再绕路从左面的津阳门和右面的平昌门进入。凡是骑了马的人都在宜阳城门前下马而行,徐明之看到前面的人下马自己也跟着照做。
穿过宜阳门是铜驼街,这条街是整个洛阳城的中轴线。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左边的太社和右边的太庙,太社是皇帝用来祈福和向天报功的地方,而太庙是皇帝供奉自己先祖和祭祀的地方。这两个地方都有一群重甲军士在守卫,看起来戒备十分的森严。
太社太庙的前面是各种高级官员的办公衙署,每个衙署的区域都占地十分庞大。有宗正寺、九级府、国子学、将作曹、司徒府、太尉府、右卫府、左卫府。徐明之看到有很多身穿绛纱袍头带进贤冠的人在各衙署门前出入,这时期的官服基本延续了汉朝的制度,只是颜色上来说少了汉朝的那种严谨肃穆。汉朝文官颜色为红色,武官颜色为黑色。到了晋朝因为九品中正制的施行,所以不同品级的官服也多了些颜色划分。其中有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官服也是按照《周礼》上的十二章纹来进行刺绣,其中皇帝用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九章,九卿以下用华虫七章。对于前代的官帽进贤冠也加以改进,其中皇帝戴着有五根横脊的进贤冠,叫五梁冠,三公诸侯戴的是三梁冠,两千石以上的官是两梁冠,其他只要是挂职的就戴一梁冠。还有这时代皇帝并不是天天戴着冕旒上朝,那种前后各坠着十二串珍珠玉石的帽子是参加祭祀的时候才戴的,不然皇帝天天戴着那玩意得多累啊。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