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天威与君威(2/2)
朱翊钧恼火之余,也不由生出退意。
一旦慈庆宫完工,他便退无可退,不如趁此机会,将朱常洵分封到外地,离开京城,也好让纷乱的朝局重归平静?
只是如此一来,这后宫……便要失去往日的三足平衡了!
常洵刚刚写完“论引雷旗杆的原理与避雷针的作用”,便得到万历的传唤,他拿上稿子,与宋积一起来到启祥宫。
磕拜过后,万历并没有让常洵起身,而是让陈矩、宋积都退下去,甚至连郑贵妃都不在。
看到这架势,常洵心里一突,知道事情又大条了。
待了片刻,朱翊钧方才开口:“何为天?”
常洵抬头,碰到两道冷厉的目光,心中一惊,忙又低头,硬着头皮回答:“儿臣不知!”
“那你可知何为天子?”朱翊钧再问。
常洵只得道:“我大明皇帝,便是天子!”
朱翊钧又问:“天威何在,君威又何在?”
常洵不由额头渗汗。
万历好像真的怒了!
这些问题,句句诛心,一个回答不好,指不定就要被万历给咔嚓掉!
受到某些史书的影响,常洵以前还有点看不上这个喜欢罢工的皇帝,然而现在,他亲身感受到了万历的滔滔帝威。
那毕竟是大明皇帝,九州共主!
他还发现,万历似乎很喜欢问一些形而上的问题?
上次问了“格物致知”,这次又问什么是“天”。
总的来说,大明是一个政教分离,士大夫并不信教的国家,如果说有,那也是儒教。
子不语怪力乱神,故而常洵的《雷电启蒙》让雷公电母这二位大神走下神坛,也不算什么,但是揭了天雷的老底,多少要影响天的威严,影响天授“君权”。
皇帝都是要祭天,便是要宣扬君权天授。
天威不再,君威又何在?
作为学霸,常洵对哲学思辨和形而上的学问并不是很感兴趣,甚至忍不住想要吐槽:万历自己都不郊、不庙了,也未见得他对天威的敬畏。
常洵调出系统的资源库,开始查阅古代人如何阐释这个问题!
“子不语怪力乱神!”
儒家言必称圣人,对“天”这个至高存在,往往是敬而远之。
孔孟不讲天,孔子认为“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孟子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荀子则要“制天命而用之”……
促成儒家大一统的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将“天”神话,如果儒家按照这个思路发展下去,大概会成为儒教,建立一个神学体系。
不过,这个体系的一些核心被不断传承,但有些东西却被不断挑战。
唐代的韩愈就认为儒学在孟子以后就失传了,荀子、董仲舒都是对儒学的曲解,发动了“古文运动”。
到了宋明两朝,理学当道,朱熹和程颐、程颢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即物穷理”,直接用“理”取代“天”,认为事物的本质就是理和气,万理归一就是太极……
总之,儒学中地位最高的是圣人,然后是三纲五常等人伦规则,至于“天”,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当然,天的概念一直存在,对老百姓来说,上天、天道、天威、天子……都是非常崇高的存在,这就好像他们既会求上天保佑,也会求菩萨、求太上老君保佑。
对统治者来说,这也方便维护他们的统治。
反对“天”是不行的,不过,圣人微言大义,可以各自阐述。因为儒学从孔孟开始,其核心便是心性论,后来才有程朱等人发展出来的天道观,而这个天道观终究也是要为孔孟的心性论服务……
常洵很快理出一条思路,开口回答道:“天威在于人心,君威在于民心……”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