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寻秦记!(2/2)
在别的明星都为了名利和热度争个不休的时候,他却默默无闻的捐助了那么多小学,每当外界问其他的慈善事迹,他从未过多回应。
和那些捐助一点钱就要上个热搜,筹个款还要参加慈善晚宴的明星相比,古天乐才是真的慈善家。
没有黑点,没有绯闻,怪不得后世的粉丝都嘲笑他:“除了太阳,谁也不能‘黑’古天乐”!
都说英雄惜英雄,好人善好人。如果每个明星都像他这样,有社会责任担当感。就算是料片之王,他也是真正的天王。可能自己也是九世善人转世吧,贺子龙对这种人,深深的感到有共鸣。
(指不定,乐哥也是十世的善人,下一世就能成佛了。)
-
几乎是用通宵光速的速度,花了二三天,就闷在酒店房间里面。贺子龙终于把《寻秦记》写了一半出来!
然后隔天,贺子龙带上李家三兄弟,直接去了香江明报大楼,准备亲自将小说交过去。最好是能第一时间让金老看到,并且给予点评。
之所以直接拿着稿件上门投稿,而不是投到《明报》的邮箱里,主要有两个原因。
放在邮箱里,可能层层转发不见的能让金老看到。再一个,贺子龙在这里呆的时间不会太久,如此,自然就要以效率为第一要求。直接上门是最快的反映速度!
在香江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明报的,随便一问就知道明报大楼在哪里。
1959年,查良镛出资8万,沈宝新出资2万,共同创办《明报》,每日出版一张。创刊初期,沈宝新管营业,金庸负责编务,潘粤生作他们的助手。
倪匡曾说:“《明报》不倒闭,全靠金庸的武侠小说。”
当时金庸的武侠在《商报》上连载已拥有大量读者。许多人为了看金庸武侠,开始关注《明报》。慢慢金庸的武侠小说打稳了《明报》基础,加上沈宝新的经营手法,《明报》的广告业务稳步上升。
到了1988年《明报》日销量已是11万份,1989年跃升到18万份。到了九十年代,更是有时候能够销售到一天二十万份左右的时候,也是有的。
九十年代香江才多少人,每天能销售这么多,加上传看,几乎相当于,每个香港人都看明报。
如果没记错的话,贺子龙记得,明报最近还刚刚上市了,成了上市公司。
金庸希望把《明报》办成全世界最好的中文报纸。无论在编辑委员会,还是行政委员会,长期担任家长角色的查良镛都是最高的决策者。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让贺子龙不得不最好快点见到金老。因为按照历史进程,如果他不在1992年见,1993年,金老就在明报退休了。
虽然,那个时候金庸还是《明报》的精神领袖,但是《明报》已经不再是查良镛的《明报》。决策权就不会完全在金老和他的小伙伴手上!
--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