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苍峰寓诫(1/2)
();
钟山毓秀似蟠龙
凿岭埋金又如何
紫金王气生六朝
逸仙更在陵中卧
京师以南将军山,水中杉接连天际,阴翳蔽日,乘微风簌簌而响,贴水而建的蜿蜒杉木小桥,直连山顶,雨后山尖薄雾缭绕,宛如水墨仙境,实为金陵第一美景。
其时正值秋日,一夜连绵阴雨止歇,红日微张,阳光透过雾气洒落一地,雨滴打湿泥土,散发阵阵清香。卯时刚过,山民忙于晨耕,山路人迹寥寥,分外清幽。
山路上,一众二十余人拾阶而上,虽服色各不相同,但人群趋分前后,显是身份有别。
当先一人四十余岁,锦衣玉带,面如刀削,修长黝黑,不甚俊美。但眉目刚毅,显是久经风霜磨炼,果敢坚韧,不怒自威。
他双手附于身后,悠然踱步林间,举目眺望,似是被山间美景深深吸引,悠然道:“此间湖光山色甚是美丽,更兼雨后云雾缭绕,宛若仙境。善长,此地因何名为将军山?”
身后一名须发皆白长袍老者趋步向前,深施一礼,答道:“回禀圣上,将军山古称云霄山,相传宋朝“靖康之难”后,徽宗第九子赵构逃过一劫,率残部南下应天称帝,改元建炎。金太宗趁宋朝立足未稳,遣金兀术率十万大军渡江南侵,建康留守杜充闻讯率军连夜潜逃,知府陈邦光未待攻城便书表请降,将建康府拱送金兵,金兵连战连捷,竟迫得高宗入海逃遁,其时可谓海内齐喑,眼看大好中华便要为异族所占。唯有大将军岳飞常怀忠君爱国之心,与韩世忠一齐整顿残军,于牛首山设营置垒,趁金兵北撤之机,率三百骑兵、两千步兵伏击金兀术,大破之,乘势光复建康,为中华保留一丝血脉。此山便是当年“牛首山大捷”战场之一,周围百姓为纪念岳将军功绩,遂将此山改名将军山,并在山上建了岳飞祠和将军塔,籍此缅怀忠君将士。”
原来,长面之人便是当今明帝朱元璋,长袍老者乃是左丞相李善长,一众均是当朝显官。
朱元璋抬头仰望天空沉吟不语,众官见状更不敢言语,皆垂首侍于身前。
片晌无语,朱元璋低声问道:“前方何处?”
李善长弓身答道:“沿路往上,乃是云修台,此名是宋时书画名家米芾登临将军山时所题,上能观秀云群山莽状,下可览五湖七岩全景,远吞湖光,近揽山色,实乃观景之风水吉地。”
“好,即是如此美景,我们便上去看看。”言罢,带领诸人沿山路盘桓而上。
朱元璋正值壮年,且是行伍出身,不到半个时辰,便登上云修台,周遭文武官员除了几个留朝武将能跟得上他的脚步,其余年迈文官只陆续登峰,累得呼哧气喘。
此时,旭日初升,阳光耀眼且不炽烈,一片阳光穿过山间浓雾,飘洒在云修台,映得一片火红。放眼望去,台下一片云海,隐隐浮动,荡于脚间,登于台上,仿佛置身云间仙境。
朱元璋眺望盛景,心情大好,昂首道:“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如今在此云修台上,虽未能观得沧海,但云海辽阔,也宛若登仙。想我中华大地,沦于蒙鞑之手近百年,汉民被屠戮大半,命如犬彘。后来各地纷纷举旗抗元,也是群阀割据,战火连年,搞得饥民相食,民不聊生。此时河山已定,天下太平,我等方能有此闲暇登山观景,一览风景。”
李善长带领众人高呼万岁,伏地拜道:“圣上英明神武,荡平外夷,实乃天下之幸,万民之幸。”
朱元璋拂袖转身,微一抬手,示意诸人起身。眼含深意,向李善长身旁一位十七八岁的素袍清瘦少年问道:“标儿,你可知安天下以兵马为先,治天下当以何为先?”
这少年眉清目朗,虽无朱元璋的灼灼霸气,但自有一身文士的淡雅之情,正是大明朝太子朱标。朱标闻言,施礼答道:“父皇,儿臣才疏学浅,不敢妄议天下大势。”
朱元璋显是心情极佳,笑道:“我着伯温授你学业,就是要你掌握治世之术,将来为朕分忧,今日闲暇游山,正要考较你的学识,勿要顾念君臣父子礼仪,但说无妨。”
朱标知意,先向诸大臣拱手道:“我学识尚浅,如有不妥之处,还望诸位大人斧正。”诸大臣忙摇手道:“怎敢、怎敢。”
朱标便对朱元璋道:“儿臣以为,治世当以民心为先,得民心者方可得天下,失民心者不能守江山,昔年蒙元依仗骑兵之利,纵横宇内,灭国数十,而得天下。但不思德政安民,反而将人分为四等,广大汉民形同牲畜,怨声载道。我大明亦是在蒙元民声鼎沸之时,举义纵横,扫平天下,立国定邦。如今大乱之后,人心思定,天下之民无不愿免于纷争,休养生息。故我朝应外御强敌,内施德政,与民修养,才得万民归心,成就万世千秋之基业。”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