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年轻少师(1/2)
会试过后则是殿试,殿试在三月中旬。
殿试在保和殿,陆知秋等贡士自黎明入,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后答完卷子后来到殿外静候。
这次会试,录取的贡生并不多,算下来,唯有五六十,此刻这五六十人都聚集在殿外,认识的,挤堆儿,不认识的就和身旁的人互相介绍,套近乎,毕竟,走到这一步,以后就都是同僚了!
陆知秋对面,站着杨云楚,他身旁也是围了一圈的人,想来是在套近乎。其他地方也三个一群,四个一伙,低声私语。陆知秋却看向台阶上坐着的一人,那人四仰八叉的半坐在台阶上,一只胳膊撑着头,头上未戴冠,一头青丝只用一条发带扎着,看起来,极其的放浪形骸,而在台阶的一头,一人孤傲的站着,与周围的人也不交谈,发丝一丝不苟的贴着后背,神情严肃。
陆知秋走上前去,礼貌的问道“不知这位兄台是?”
那人看着陆知秋,神情倨傲“张旭德”
陆知秋道“原来是张兄,早就听说张兄气度不凡,今日一见果然传言不假。”
张旭德神色缓和了一点“你是?”
陆知秋道“在下陆知秋,听闻张兄学才学渊博,文思斐然,不知能不能与张兄交个朋友?”
张旭德比陆知秋略高,此刻张旭德居高临下的看着陆知秋语气不善“张某高攀不起!”
“陆兄,你要跟那个家伙交朋友,还是算了吧!”却见那坐在台阶上的人走了过来道“这家伙自恃才高八斗,以为自己会连中三元,没想到中途被你截了胡,只怕心中早就看你不如意了!”
张旭德神色不悦,只道“多管闲事!”
“你是?”陆知秋问道。
那人道“在下柳起,早就听说今年晟文书院来了个年龄极小的考生,没想到摘了会元的小先生不但学问拔尖,这容貌也是出众。”
陆知秋见他虽然说的轻佻,可神色并不轻浮,因此也不恼,只道“是柳兄谬赞了!”
“哼!”张旭德冷哼一声,双手拢在袖子里,看起来,高傲的很。
“你不用理他,这个人着实讨厌很。”柳起对陆知秋道“听说你才十五,那我比你大五岁,你还得叫我一声哥呢!”
陆知秋想,这人也太自来熟了点,但是也确实不让人讨厌,笑着道了声“柳大哥。”
柳起很是受用的拍了拍陆知秋的肩膀“大哥以后罩着你。”
张旭德很不屑的离他们远了一点。
正在这是里面有公公出来传令。
“宣陆知秋、张旭德、柳起、李子豪、杨云楚、王尚辉、田修远、傅佩希入殿。”
这就是科举最后一道工序了,目的只在评出名次,相对比较轻松。
大楚陛下年幼,朝中由陛下生母圣德太后垂帘听政,摄政王温霁舟、国公杨国礼、太师徐廉奕、内阁长老谢晴辅政。
陆知秋和众人走近保和殿里,行完礼后就看到正前方坐在龙椅上的温远昭。龙椅后有帘子隔开,帘子后,有端庄的身影若影若现。
温远昭穿着改良的小号龙袍,端端正正的坐在龙椅上,白嫩的小脸上是故作正经的严肃,大大的眼睛如同两颗宝石镶嵌在上好的玉中。
陆知秋心下感叹小皇帝真漂亮的同时,也看到在小皇帝左右立着的几人。
那右边打头的一人,两撇八字胡,正是之前与陆知秋有过争论的徐廉奕,徐廉奕右手边是一个大腹便便的老者,笑容温和,应该是长老谢晴;左边打头的是一个长相俊美的青年,着紫金蟒袍,腰间挂着碧玉滕花玉佩,看起来尊贵无比。应当就是那个年轻的摄政王温霁舟了,在他的左手站着一个穿紫色官服的儒者,面容与杨云楚有几分相似,应当是国公杨国礼无疑了。
左右分别站立着朝中各部门的官员。
想想这四大辅政中其中就有两人跟自己有几分过节,陆知秋觉的自己官途堪忧。
“禀陛下,这九人就是此次选拔中出来的优胜者,请陛下出题考核,决定出最后三甲。”底下,这次会试的主持者礼部尚书王宏历道。
皇帝年幼,考题自然是由几位摄政大臣出。
陆知秋看到徐廉奕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心陡然跳的快起来。
“论当今该如何治世!张旭德,你先说。”
张旭德胸有成竹道“先帝一统天下后,很多地方原本的制度并未统一,学生以为,当下应先制定新的政策律法并执行,以达疆域统一,也将民心统一。”
“有几分道理”徐廉奕道“柳起,你有何见解?”
柳起道“学生以为,当下不行严苛政法,先帝一统后,百姓经过战乱,正是疲软时,若在再达严厉的政策,只怕伤民意。”
陆知秋没想到柳起的想法跟自己一样,不由得看了他一眼。
徐廉奕点了点头,又问李子豪。只到徐廉奕将殿中考生问了个遍,最后才看向陆知秋。
“那个年龄最小的那个,你叫什么名字。”却见温霁舟指着自己。
“回王爷,学生陆知秋”
陆知秋回答完就听得殿中窃窃私语起来。
“这就是那个提出解决水患的那个考生?”
“听说徐大人还跟这个考生争论了一番。”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