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选定(2/2)
真正的结果是——初级智能,和初级智能所搭配的智能技术基础。
这可是人工智能,和外面打着智能的幌子,实际却是“人工”的垃圾机器人。
其实,人工智能早在上世纪中叶就已经诞生。
1950年,一位名叫马文·明斯基的大四学生与他的同学邓恩·埃德蒙一起,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神经网络计算机。这也被看做是人工智能的一个起点。
巧合的是,同样是在1950年,被称为“计算机之父”的阿兰·图灵提出了一个举世瞩目的想法——图灵测试。按照图灵的设想: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开展对话而不能被辨别出机器身份,那么这台机器就具有智能。而就在这一年,图灵还大胆预言了真正具备智能机器的可行性。
将近70年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是没有达到上世纪人的期望。也就是说现在人工智能最先进的也任然没有进入真的的智能范围。
不过科技进步还是比较明显的。1997年,IBM的深蓝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2009年,螺丝联邦理工学院发起的蓝脑计划,生成已经成功模拟了部分鼠脑;以及当年关注最多的谷歌AlphaGO战胜韩国李世乭。
无一不在说明,人类在智能已经到了即将成熟的阶段。有成熟的硬件可以承受住人工智能的存在,不像上世纪一样虽然人类的思想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却没有足够的硬件。
如果现在拿出来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李坞感觉就凭他现在的实力的话,估计会被那些资本家吞的连渣都不剩。
就算是没有资本的干扰,初级智能设计中含有的大量代码也不是礼李坞一个人可以敲完的的。就凭李坞现在一个小时只能敲几十行的速度,敲完代码之后,算算时间也应该是一年半以后了。
现代科技发展的那么迅速,谁知道一年半以后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李坞不敢想太远,很容易失去奋斗的那颗心。
所以现在不是推出初级智能最好的时候,就好的是李坞得到的初级智能不是一个整体的部分,而是有很多模块拆解组合而成。
一条条的思路在李坞的脑海里不断过着,虽然咸鱼了一年多的时间,但是当年考上重点大学的底子还在。
随着一条条不完美的思路的否定,一条清晰的路线在李坞的脑海里逐渐成型了。
它就是初级智能技术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智能图片识别技术。
只能图片识别技术,现在有应用比较著名的就是以作业帮为首的学习APP,那里不会拍那里的名头更是传遍了整个炎朝。
当然,这只不过是简单的应用而已,所使用的只不过是这样技术最基础的一部分罢了。
如果这项技术100分满分的话,那么现在市面上的app,别说及格就两位数以上的得分都少的可怜。
其中李坞选择这样技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样技术涉及的代码比较少。
大概一个星期敲完不是问题,这样的话可以快速积累资本。
拖沓一直不是李坞的风格,说开始干就干才是真的硬道理。在思路清晰了之后李坞就拿起了平板电脑输起了代码。
敲了一小会,李坞发现自己对这个程序视乎高估了,只能图片搜索技术的代码只要四十万行左右。
对一个普通程序员来说,如果没有错误的话,四十万行代码也要一个月左右的工作量。
而且现在这个技术的代码都在李坞脑子里,根本不用灵感,照抄就是所以李坞想象中自己的的速度应该能达到一小时3000行,这其中扣除了一部分的休息时间。
但是刚刚强化过身体的李坞,一旦爆发起来题上的不简间单单的是一倍那么简单。
就刚刚20分钟之内李坞就生生抄下了4000行的代码。
40万的代码李坞有把握在五天后完成。
五天后就是鹰眼上传的日子。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