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山崎(下)(2/2)
山崎想了想说,叹气说:“唉!我是从高二开始拉大提琴的,到现在为止也有五年时间了。不过我的小提琴和钢琴也是从小就练习的。”
顾语婷想考一考山崎,想见识一下他的小提琴功力,然后将自己的小提琴递给他说:“既然你宣称自己学过小提琴,现在能不能拉一曲给我听一听呢?”
山崎忽然脸红了起来,摆摆手拒绝道:“我很久都没有摸小提琴了,慌腔走板的肯定拉不好。”
顾语婷不依不饶的笑道:“你就拉一小段吧,拉得好不好没关系。”
其他同学也都凑过来,不安好心的起哄到:“山崎君,露一手给我们看看。”
山崎这才勉强接过了顾语婷的小提琴说:“好吧,我就拉一手曲子,演奏的不好,敬请见谅。”
其他同学都停止了各自的演奏,安安静静的围上来叫到:“山崎加油!”
山崎挑选了一首比较有难度的曲子来演奏,那就是《吉卜赛之歌》,自由奔放的音乐开始响彻音乐厅,他虽然很久不拉小提琴了,好在功底还不错,没有出现大的失误。乐曲时而充满激情,时而富有浪漫之感,时而曲调缠绵动人,时而悲酸忧郁。
山崎正全身心的拉小提琴,大家也全神贯注的听着他的演奏,没有注意到音乐老师悄悄地来到了音乐厅。
一曲完毕,同学们被山崎还算完满的出色演奏鼓起热烈的掌声。
音乐老师也热烈鼓掌走到众人中间,大声地说:“山崎的小提琴拉得跟他的大提琴一样出色。他很久没摸过小提琴了,还能这样完整演奏,实属不易。”
“老师过奖了,我这是班门弄斧了,顾语婷比我拉得好多了。”山崎笑眯眯的将小提琴还给顾语婷:“谢谢。”顾语婷接过小提琴说:“你小提琴演奏得不错。”
**老师继续宣讲道:“《吉卜赛之歌》是西班牙作曲家萨拉萨特的作品,曲子运用吉卜赛人的音调风格写成,成为爱好小提琴人最爱的一首名曲,乐曲起始于豪放而激动的走板音调,自由奔放,还用十分别致的技巧装饰,充满了激情和浪漫之感。乐曲中段转入慢板,曲调缠绵动人,悲酸忧郁。结尾是极其精彩活泼的快板,这一突然转变把人带进热闹欢腾的场面,流利的快弓拨弦,十分引人入胜,在高潮迭起中结束全曲。”
山崎很谦虚的对老师说:“我还没达到这种引人入胜的境界,真是惭愧。”
老师淡然一笑,勉励学生说:“学无止尽,所以希望你们认真学习音乐。”
面对老师的谆谆教诲,山崎一一铭记在心:“谢谢老师的教诲,我们都记住了。”
同学们都回到自己的座位,各就各位,等待老师的授课。
有同学开始问:“老师今天我们练习什么曲目呢?”
老师大声的说:“今天下雨了,我们可以真切的感受到雨中的旋律,我们就接着练习《雨打芭蕉》的曲目吧。”
同学们有些反感道:“又练习那个老掉牙的《雨打芭蕉》,老师能不能换一曲呢?”
老师掷地有声的摇头说:“不能朝令夕改,今天最适合练习这首曲子。”
同学们你一嘴我一言起哄说:“老师是南方人吧,你见过雨打芭蕉的美丽场景,我们有些北方的同学没有亲眼目睹,你给我们讲解一下吧。”
老师这才勉为其难的讲解道:“《雨打芭蕉》这首曲子,主要流传于南方珠江三角洲地区,不仅在全国广为流传,在世界也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乐器的使用上,更突出了流畅、自然、活泼为主要的广东音乐特点。此曲旋律紧密衔接、优美抒情,歌唱性很强,即流畅明快,表达了人们的喜悦之情,也展现了诗情画意的岭南风光。一连串的分裂短句,顿音节奏,犹如淅淅沥沥的雨点敲打着芭蕉,使人联想到芭蕉婆娑起舞之态,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具有浓郁的岭南情调。”
大家全神贯注的听完了音乐老师的讲解,这才了解到这首曲子的文化背景,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这首曲子。
同学们开始一遍又一遍的练习这首曲子,经过三四次的演奏之后,效果越来越好,配合也越来越默契。
面对同学们的进步老师少有夸赞,因为老师是个追求完美的人,老师很挑剔的说:“乐曲的第一部分,你们旋律的衔接、优美抒情,演应该奏得更连贯流畅,展现出诗情画意的岭南风光。第二部分的音乐,应该气息紧凑,节奏活跃,轻盈顿挫和旋律的切分进行,表现出运动着的落雨变化,更表现出人们欣赏落雨、喜看芭蕉丰收时的活泼轻快心情。”
管弦乐的练习进行了一个下午,大家都在筋疲力尽的的练习完了这一首曲子。
老师抬手看看手腕上的时间,知道练习该结束了:“今天就练到这儿吧,散会。”
------题外话------
各位亲,收藏就是关爱。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