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问剑(2/2)
周九剑呆了呆,借道,悟道和问剑,意思应该都是差不多的吧?
一片叶子飘然而落,好巧不巧要自二人中间落去,李梦棠抬手,两根手指轻轻夹住了那片叶子,看向少年,问道:“这是什么?”
周九剑看了看,确认并没有使什么障眼法,道:“叶子。”
李梦棠道:“错,是剑。”
言毕,那片叶子已飞起,直破青云。
再是一片叶子飞落,夹住,李梦棠再问:“这是什么?”
周九剑提了提神,脸现少有的认真:“叶子!”
李梦棠一笑,点头道:“对,是叶子。”
手指一松,叶子顺势而落。
“剑修修剑,修的自然是那剑道。剑者,万千变化,无物不可为剑,无论是那飞沙走石,又或是秋风落叶,更有甚者以人身做剑,世间万物,皆能成剑,但你只能取其中一剑。”
“我自年幼时起,亦如你一般心智早慧,又恰逢得前人指点,早早便入了剑道,修的是圣剑。圣剑者,首要问心,须得心无杂念,问心无愧,矢志不渝,方才能登堂入室。若修圣剑一道,则不容心障碍路,但求一剑之下无愧我心,是以早年间我一剑开天门助蛟化龙,一剑破兵甲救下那名大汉皇族遗孤皆是因此缘由。”
“你我不同,你的执念太深,与圣剑无缘。”
“我胸有九剑,”少年周九剑却突然道,“隐而不发。”
李梦棠罕见的露出愕然神情,一代剑甲,却喜形于色,道:“好!”
一下间,只能说出这么一个字来。
李梦棠凝思半刻,道:“你既然已自知其路,那我就不必费心去做那引路灯了,不过,现在让你去葬剑林中,未免太早。以你剑子之境怕也承受不住其中的剑气鞭挞,你可先去山后的观日台去坐悟月余,于你之境界大有益处。”
周九剑听后点头同意。
剑修境界,共分五等,最低者为剑子之境,最高者则是剑仙之境。剑仙以上,已然飞升,不足为论,其余三境,分别是剑士,剑师以及剑圣总共五境。此剑修五境,除去剑仙外,却刚好对应儒道四境,分别是儒子,儒士,儒师,儒圣。然而儒道头衔,除却儒圣之外,其他却是以职称相当亦或是说是以学问多寡相当,并不以修为而论,再者东芦剑州内儒道书院寥寥无几,儒士学子更是少之又少,就不做详述了。
剑子之前,还只能算作寻常武夫,武夫分三品,待得三品武夫打通自身三百六十五处窍穴,洗经伐髓之后,才算是堪堪迈进了那一个门槛里。
剑修五境,每一境攀升,皆如登天山,必然得那道心坚定者方可登之,而其中多耗之岁月,不可细数。是以修道者,无非心诚,道坚,天资聪慧者方能证得大道。
五境之中,剑子之境,以一颗赤子之心,一剑既出,可破兵甲数十。而剑士之境,便像那象棋当中的“士”,方圆之内,剑可杀人,亦可护人,剑随人意,已具韵味。至于剑师之境,既可称为剑道宗师,也可叫作剑道匠师,剑道小圆满,可为世间剑道筑基添瓦,亦也能为后辈剑子独具匠心雕琢剑意,千里之外,飞剑杀人也如探囊取物一般。剑圣之境后,剑道方为大成,心意神形,四者合一,一剑之威,剑仙不出,世间再无匹敌之人。其后剑仙,亦称凡世谪仙,无我无敌,天地之间,与大道最为相近之人,半只脚已经踏入其中,于得道飞升之事,不过就差那临门一脚罢了。
周九剑与李梦棠,一人是剑子,而另外一个刚好又是剑仙。
……
青云峰上的观日台,夜色绚烂。
虽叫作观日台,但在夜中观月,也别是一番滋味。周九剑抬头静静的仰望着,一轮皓月当空,月色清辉,宛如近在眼前,只需伸伸手,就能摸到了那轮明月。
李梦棠虽然说让他在这里坐悟修行,但少年并没有那么快就按部就班的感悟天地,反而在此静坐发呆。
他想起了那个刚刚分开没多久,本性傲气无比唯独在他面前却乖巧可爱得令人诧异不已的少女,想起她那张哭的稀里哗啦的小脸,想起他自个儿说的,一旦下山后就先上藏剑山去找她。
他的思绪突然乱了,脑海中的画面从少女转而变到他这些年来游历的所见所闻,历历在目。
有千年道行的狐妖化作绝美女子,甘愿留在那穷苦人家中安静的相夫教子,无怨无悔。有戎马半生的沙场战将凯旋归来却被昏聩天子鸩酒赐死,死前仍高呼万岁。有疯癫老道,终日行事无常,胡言乱语,却白日生莲,得道飞升。有天之骄子,方才下山修炼初问世事,却被人掏心挖肺,残忍杀害。更有诗书才情满城出彩的奇女子,却因家道中落,竟被卖去了妓院,清白尽污,跳河自尽而亡。
世间百态,无奇不有。有可怜的,有可悲的,也有可叹的,而一切都只做了云烟,看的人,终究只是一个看客。
少年脑海中的画面,突然定格了,定格在了那个春天,冬去春来的第一个春天。他在春天里被那老人抱回了家,而那老人也是在春天,永远离开了他。
观阳台上,月辉笼盖下,一个少年独自在无声痛哭。
本书来自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